
根据乐清总体规划,我市形成“一心两翼”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心”为中心城区,“两翼”分别为虹桥组团(北翼)和柳白组团(南翼)。“一心两翼”既是乐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支撑产业增长、集聚资源要素的主阵地。近日,乐清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聚焦‘一心两翼’均衡化发展 推进强城行动”活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主题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现场,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就文体设施建设、医疗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整合、城市有机更新、产业区域集聚等方面坦诚建言、务实献策。与会部门负责人一一予以回应,并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提升公园绿地与文体设施
委员连梓宇:近年来,我市在公园绿地建设和文体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心城区居民已能享受“推窗见绿、四季花开”的美好生活,文化场馆和体育设施也相对完善。然而,“两翼”地区在这些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对比其他地区,当前,乐清存在“两翼”地区公园绿地建设滞后、文体设施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
请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后续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破解这些难题?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当前虹桥等乡镇与城区在公园绿化方面确实存在着差距,下一步,将结合上级精神,提升两翼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包括:主动加强乡镇公园规划,避免被动建设;争取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投资,缓解乡镇财政压力;建设“口袋”公园,替代大规模项目;加强已建设施管理,提升智能化水平;整合文体资源,优化现有公园功能。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乐清乡镇文化设施配置比例与城区无显著差异,2024年度北白象城市书房、虹桥育红城市书房获评五星城市书房,柳市焦桐琴馆文化驿站获评五星文化驿站。当前主要存在运营的问题,如活动强度、内容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及志愿者等。下一步将新增文体中心、非遗展示空间等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发动志愿者参与;引入社会化力量参与运营,确保设施正常开放。
推动城市更新
委员陈宇强:目前,乐清市单元规划6.55平方公里,主要在北白象镇三山和柳市镇七里港;滨江新区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3.75平方公里,也包含了一些柳市镇、北白象镇的区块;温州瓯江新城规划范围内的滨江新城概念规划范围25.92平方公里,涵盖磐石镇、北白象镇三山片和柳市镇七里港、黄华片。这样多概念、区域重叠对区域管辖带来管理上的冲突,缺乏有效衔接,难以形成协同发展合力。请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白片区的行政单位对现有的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在哪里,以及各自的管理职责边界以哪个地理边界为准?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乐清市滨江新城规划面积为25.92平方公里,是由温州五城三园之一的瓯江新城概念规划确定下来的。在乐清市国土空间规划中,把乐清市陆域分成了200个规划单元,其中临港单元面积6.5平方公里,包含了柳白新城的核心区3.75平方公里。面积3.7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项目谋划和发展由滨江开发建设指挥部管理,其政策处理由乡镇负责处理。
完善医疗设施和分级诊疗
委员叶丹:调研中发现,医疗配置不均,分级诊疗体系未能充分落地。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两翼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完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中心城区医院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慢性病定期复查随诊等诊疗任务,而两翼地区医院则因资源有限、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两翼地区缺乏职业病防治中心、工业急救特色科室等专科服务,难以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请问市卫生健康局,接下来有什么计划逐步改善?
市卫健局:当前乐清医疗布局基本均衡,但存在服务水平与能力不足问题。解决措施聚焦三个方面:强龙头,重点提升市人民医院等龙头医院的医疗水平,争取创建三甲,解决患者舍近求远问题;稳基础,加强基层卫生院建设,新建多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基础设施;优服务,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包括乡村卫生室就医体验),提升门诊量与服务质量,推动分级诊疗落地。
协调城乡面貌发展
委员蔡仁海:城市更新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乡风貌、解决老破旧困局。但目前,两翼建筑风貌问题突出,房屋老旧破败,且城镇开发边界少而散,新城建设空间受限。两翼存在大量的自建房,建筑风貌问题突出,一边是村民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的需求,一边是破旧的城乡风貌建筑,无法满足群众对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此外,两翼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规划的一些市政主干道没有实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请问市住建局,有什么措施来推进提升两翼地区的城市更新?
市住建局:乐清市城市更新下一步聚焦以下方面:强化法规运用,根据7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城镇社区中心条例》,调整容积率、绿地率等技术指标,破解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规划限制,解决消防等实际技术问题;推进自主更新,优先引导居民自主改造模式,平衡居民意愿与建设成本,减少对政府大包大揽的依赖;缓解资金压力,针对片区开发融资难、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匮乏等问题,探索多元资金渠道,结合省级政策支持与地方财政灵活调配;优化旧村改造,结合新法规调整方案,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平衡城市更新与民生需求,推动城乡面貌均衡发展。
破解“小交通”困局
委员郑学化:近十年,柳白区域“大交通”突飞猛进,对外连接能力大大增强,但域内“小交通”互联互通短板日益凸显。一方面,道路容量不足,部分道路设计狭窄,无法满足车辆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再加上部分路段无法设置非机动车道,导致“机非混行”现象突出,尤其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柳翁路、大桥路、大兴路等重要交通路段车辆行驶缓慢,极易出现严重拥堵。另一方面,道路设计不合理,部分道路建设方案超前,规划路迟迟不建,断头路横亘其间,成为区域交通堵点。请问市交通运输局,柳白片区的这些道路建设,后续有什么计划?
市交通运输局:下一步聚焦以下方面:调整规划,转变思路,向两翼及大荆片区倾斜,提升农村公路、次要干线公路投资占比,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加快甬台温高速拓宽、柳市互通通车,推进104国道温乐快速路及325省道滨江大道等建设;调整北白象大道方案,研究温福高铁公铁合建项目,优化滨江新城道路网;探索104国道公交专用道(潮汐式),提升绿色出行体验。在工作中,加强要素保障,破解土地、资金瓶颈,确保项目落地,重点解决“三区三线”调整中的用地矛盾。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与资源统筹,推动两翼交通与城乡风貌协同提升。
提升电子和电气的产业集群效应
委员郑伟:调研中发现,两地产业分布离散,集群效应不足。两地产业虽同属电气与电子领域,但细分方向差异明显且缺乏统筹布局,企业分散在多个区域,缺乏统一的资源整合平台。关键环节协同不足,依赖外部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兴领域,两地虽有一定基础,但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技术协同创新薄弱,研发资源分散。两地企业多以“点对点”形式合作,缺乏深层次的技术共享。请问市经信局,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本土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打破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是否会搭建统一的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促进我市产业区域集聚,提升电子和电气的产业集群效应?
市经信局:市委市政府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聚焦“1+4+M”架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优化顶层规划,完善“一南一北”片区协同,南翼(柳白片区)聚焦电气产业,北翼(虹桥片区)强化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城区定位研发设计、高端服务业。在产业升级方向上,推动传统电气向智能电气转型,电子产业向集成模块化发展;深化电气与新能源融合(光伏、储能等),新材料领域突破石墨烯、碳纤维等;促进产业链协同,形成“1+1>2”效应。针对企业高端电镀需求,联合环保部门对接新能源、电镀协会,优化厂房布局,探索“企业自投设备+园区合作”模式。
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委员朱寿海:当前,教育者群体、被教育者群体、教学设施设备、财力及知识信息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区,市教育局虽通过教育集团、教师轮岗等机制进行了一定的均衡化调配,但两翼地区较中心城区的差距依旧明显。此外,两翼初中普遍超负荷运行,学位压力突出;柳白片区优质幼儿园供给短缺,公办率偏低等因资源不均衡导致的问题,也颇受两翼地区家长们诟病。这种失衡格局加剧了区域教育差距,阻碍了全市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请问市教育局,除现有的教育集团、老师轮岗机制外,针对学位分配、校园基建、管理输出、知识信息共享等方面,计划采取何种措施带动两翼地区教育的全面提升,缩小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市教育局:针对柳白区域教育不均衡问题,计划在滨江新区新建一所初中,将其打造成柳白片区义务教育标杆,并推动柳市实验小学新校区等学校建设。同时,优化幼儿园布局,将北白象六小老校区改造成公办幼儿园,柳市部分小学改造成幼儿园,提升公办率。提升师资质量,通过集团办学、推动骨干教师交流。采取子女就学、职称评审优先等配套激励政策。实施优质高中定向招生政策,留住优秀学生,改善农村学校生态。通过硬件、师资、招生政策协同,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强化区域协同引领作用
委员程遥:当前,乐清以中心城区作为“一心”核心,聚焦高端服务与居住功能,凭借行政、商业、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成熟生活圈。现有常住人口达25.76万人,近年来,通过滨海新区、胜利塘北片新区拓展及老城区有机更新,优化住宅结构,布局南虹广场等高端商业综合体、乐清中学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成为全市住房需求集中、房价标杆区域。当前,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稳步增长,吸引周边乡镇人口流入,商业繁荣、文化活动丰富,尽显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请问市中心区管委会,在中心城区示范引领、做优做强的进程中,怎样进一步提升活力,以更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市中心区管委会:将围绕“一心两翼”协同目标,重点推进以下计划:在空间与功能升级方面,老城区以有机更新为主,滨海新区补齐短板,细化未来新城十二大系统(教育、医疗、绿地等),发挥中心区产业、公共服务优势,与虹桥等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在产业科创赋能方面,推动滨海新区科创板块建设,集聚总部经济,立足柳白传统制造业基础,推动科创集群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在交通与全域协同方面,贯通中心区与柳白、虹桥的交通廊道,目标将通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推进滨海大道、迎宾大道、大学城等具体项目,提升区域协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