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四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政企合力 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连接器产业集群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5年02月09日】

——林锡旭、武素贞、余旭丹、吴利朋、林捷、叶昱廷、郑碎燕、黄天成委员代表乐市工商业联合会、经济界别的发言


乐清为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之一,其中连接器(尤其为通信连接器)产品历来是该产业核心产品。近年来,连接器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即高防护快速插拔化、信号传输的高速化、数字化、大电流连接器体积小型化。电子连接器的技术本质是满足功能的同时适应所在的环境,随着高速通讯、新能源、储能等产业快速发展,以高速、高频、大电流、软连为代表的新型连接器快速崛起,应用场景广阔。

一、基本情况

乐清电子连接器生产历史悠久,专业从事电子连接器精密模具生产的厂家逾400家,全市已初步构建形成了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省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电子连接器全国份额占比达35%以上。2023年6月,乐清市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字号品牌——中国电子连接器精密模具制造基地。通信连接器2024年下半年还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连接器细分市场相继涌现了意华、合兴、珠城、新亚、力达等行业知名企业。意华两个项目还上榜省先进(未来)技术创新成果名单,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乐清电子连接器成为海尔、海信、华为、中兴以及奔驰、宝马等国内外品牌企业战略供应商。

但近几年由于产品同质化加剧,企业创新能力势头减弱,我市连接器产业已呈现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局面,目前,全行业没有一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行列,甚至浙江省百强企业和制造业百强企业也不见乐清电子信息(连接器)企业踪迹。在温州综合百强企业中,唯一上榜的合兴集团有限公司也仅排名第64位(制造业第30位)。在细分领域,传统的低压电子连接器产业仍占据主要地位,但增量市场难以打开。在以高频、高压、软连为代表的新型连接器赛道上,我市转型速度较慢,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方面布局不足,面临着基础技术迭代缓慢、资源协同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等诸多短板,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助力新型连接器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工艺难以匹配产业发展

基础工艺指包括冲压、电镀、注塑、热处理等在内的材料处理技术,是制造新型连接器的上游关键配套环节。与传统连接器相比,新型连接器对材料(尤其是表面)的处理技术要求更高,以适应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强的电流和电压,以及更为复杂的电磁环境。我市基础工艺不强,限制了连接器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表面处理水平不高。经济开发区电镀园区内仅有同辉、共感、虹勋寥寥几家具备较好的表面工程处理能力,且存在难以“消纳”的窘境,一些工艺要求高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都要运到域外加工。如在2024年上半年,我市某企业因交期紧,把一批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放在本地进行电镀加工,但废品率高达30%,最终只能重新运往深圳、宁波等地处理。另一方面,塑料涂覆工艺不强。如在喷塑加工方面,尽管我市有200余家喷塑企业,但真正具备高端处理能力的仅有7家。部分企业反映,由于缺乏技术,自行进行喷塑处理返工率较高,本地又难以找到合适的代加工,最后不得不运至台州等地处理,加重了企业负担。又如某企业想用浸塑工艺代替连接器绝缘的热塑管,投入大量资金用以研发,终因缺乏经验和配方等原因折戟沉沙。

(二)复合材料的供给与研发堵点不少

一是在供应链上,生产原材料缺乏稳定来源。随着新能源等产业的兴起,连接器材料铜改铝已逐渐成为趋势。铝导线相比铜导线具有轻量化(铝的重量比铜轻约30%)、成本低(价格相对较低且稳定)等优势。而我市缺乏铝材供应,全国铝材的生产基地又主要分布在广东肇庆、安徽濉溪等地。我市企业缺乏统一的与铝材基地的联系与合作的渠道,因运输成本难以承受,合适的供应商难找以及需求太少不予发货等原因。限制了企业的投产和研发。如我市某厂家设计研发的铜铝合金材料,不仅可以大幅减轻连接器重量,还能提升散热性能和导电率,应用场景乐观,但因铝材供应问题,发展受限。二是在复合材料上,攻坚突破不足。复合材料在电学、力学上拥有更优秀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新型连接器制造。据调研了解,我市企业的研发重点还是在工艺改进上,对新材料的研发较少,尽管我市浙江人禾电子有限公司、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对铜铝合金、陶瓷复合等新型材料的攻关有所进展,但仍基本处于研发和试产阶段,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反观台州永贵电器在其连接器产品中采用先进的金属复合材料,能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有效传输,稳定通讯,已大规模应用于无人机中,在细分领域取得明显优势。

(三)聚集和协同效益不明显

一是工艺协同尚未形成。我市企业聚集度不高,多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合作,加工和处理工艺协同不畅。调研发现,许多半成品经其他厂家代加工后,需运回原厂储存,接着再将半成品运至下个工厂进行后续加工,如此往复,效率低下。尤其是铜(铝)基的新能源上应用的连接器,体积大、质量重,运输极为不便,增加了物流和仓储成本。二是专业分工未形成。连接器的生产包括产品设计、材料供应与处理、加工组装、检测销售等诸多环节。我市企业存在过度追求产业链完整的心理,“单打独斗”意愿较强。调研发现部分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投产加工流水线建设、专业设计团队培育等非自身传统业务环节,但因为是半路出家,改造升级效果有限,更多形成杂而不精的局面,致使产业整体质效不高。又如某连接器企业零基础研发绝缘导热处理工艺,耗费颇多,但至今仍然“难产”;而我市另一企业正好掌握该技术,但受限于产能不足、产业涉猎不深等原因,未涉足我市的连接器生产领域。此外,我市连接器企业区域集聚度不高,散落分布在虹桥、柳市、经开区等10多个乡镇(街道)及功能区,产业发展相对离散,缺乏统一的资源整合平台,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在原料采买、工艺协同或集装销售都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与协同。

(四)重生产、轻标准思维未彻底扭转

一是专利技术不足。近3年,全市从事新型连接器生产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仅181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只有96项。而在昆山的外商投资企业富士康科技公司在大陆的发明专利授权累计逾600项。2024年,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在提升连接器寿命、多插头连接器、电流连接器、多功能灯带连接器、射频同轴连接器、单芯连接器等方面取得专利,且这些专利并不属于核心关键引领技术。二是行业标准建设参与不足。以新能源连接器产业为例,我市累计参与修订连接器国家标准3项,制定“浙江制造”标准2项,数量相对偏少。只有二三十家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其中国家标准3项、“浙江制造”标准2项,制约了市场话语权提升。实际上,我市部分厂商的连接器产品在细分领域上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对参与行业标准建设积极性不高。如我市某厂商,已在汽车配件用的连接器制造领域深耕8年,处于行业领头羊水平,但出于对行业标准制订流程不熟、精力受限、短期收益难见效等原因,明确表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考虑开展标准化相关工作。然而,当前电子信息产品更新速率较快,一旦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在未来的2~3年,我市连接器可能会因不符合行业标准而被排除出市场,或成隐患。三是新兴领域应用敏感度不高。一方面,目前我市在快充的大电流连接器、GPU集群拓展高速率连接器、小电流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等新型领域应用不充分,在智能手表、无人机、高端医械等新兴产业应用上存在空白。另一方面,还存在优质资源、高端技术外流现象。如经济开发区某企业将工业机器人连接器生产环节搬迁至佛山,并一次性增资5000万元。

三、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补齐基础工艺匹配产业发展

1.重点培育基础工艺行业。在乐清经济开发区电镀园区,开辟表面工程处理中心。通过共享先进的废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危化品、危废暂存仓库,提供排污、仓储、采购和配送等服务,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时间。增强对现有的基础工艺企业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升本地喷塑、浸塑等高端处理水平。对无法本地化培育及目前存在空白的工艺领域,要加大招商力度,尽快补齐短板,形成微产业链的相对优势。

2.做好助企服务。行业协会要深入做好行业调研工作,对重点企业及单位进行调研走访,了解并反映企业的诉求及意见建议,制定发展计划。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鼓励支持工艺、流程协同,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积极承担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及时准确地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给企业。

(二)政院企协同,打通复合材料堵点

1确保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建议经信局牵头,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帮助企业降低要素成本,减轻经营压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搭台、协会参与、企业响应”原则,摸清供需底数,搭建好与外地的铝材等重要材料基地的对接平台,为中小企业自行采购的零散性、多样性原材料,找同类原材料、寻共同供应商,开展集中采购。

2.加快院企协同开展成果转化。通过与省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电子商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头部企业的合作,探索形成企业提需求、院校专注研发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科创成果转化能力和效率。可设立产业创新基金,支持企业进行新型材料研发和技术升级。形成“产业基金+头部企业+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双基”(基金、基地)模式。也可采用“揭榜挂帅”的形式,招揽优秀团队就核心复合材料进行重难点突破,促进行业技术创新沿着可靠、安全、高端方向发展,抢占市场制高点。

(三)以点带面,达成区域协同效应

1.加快形成产业地域协同。引导产业加速聚集,支持基础工艺企业进驻电镀园区,各乡镇连接器企业形成区域聚集。支持鼓励企业合作投建生产线、收并购现有电镀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基础工艺资源,加强高端处理能力,满足产能需求。如高压连接器产业,可依托八达、力达、人禾等链主企业,积极培育招引上下游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链集聚区。

2.加快形成加工流程协同。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依托乐清新能源产业联盟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对内实现信息共享,实施供应链合作和创新协同。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培育专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销售服务基地,打造更大范围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与周边兄弟县市的资源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支持引导企业与台州、洞头等地加强协作,利用洞头区M3用地,引导相关企业前往建设高端电镀园区等

(四)转化思维,以技术标准引领产业革新

1.加强对标准建设工作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由实施标准向制订标准提升,也可以标准建设作为评估企业质效的指标,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参与国标、省标、行业标准建设的企业可作为数据得地评估中的加分项,激发企业标准建设的动力。可对行业内所有公开的企业标准进行比对评估,选出核心指标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标准,给予获得“标准领跑者”等荣誉称号,树立行业标杆。

2.加强对标准建设工作的技术支持。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支持,提供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训服务。通过标准化专家授课、推动标准解读视频等方式,围绕标准实施应用的基本原则、标准制修订流程、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以及企业标准良好行为评价等内容进行教学。搭建企业标准化建设服务平台,收集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根据企业反馈意见,简化审批流程,助力企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