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乐清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会上,8位委员先后登台作大会发言。他们深刻理解把握市委的决策部署,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工作实际,围绕党政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进行选题,分别提出了建议。
王程:留住“乐清记忆”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老城区新IP
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崛起和整体城市中心的转移,老城区逐渐失去往昔繁华。当前,老城区存在人气不旺、商气不浓、“底”气不再的现象,乐清人的“城市记忆”随着“拆改建”逐渐消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设滞后不宜居;业态落后不宜业;“文”气淡化不宜游。留住“乐清记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老城任重道远。对此,建议:聚焦“向优而为”,安居旺人气;聚焦“向新而生”,兴业聚商气;聚焦“向美而行”,乐游强底气。
蒋可可:做好“小集市”大文章 让城市烟火气加码“幸福乐清”
近年来,乐清培育多业态消费场景,加快发展市集经济。在集市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发展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集而无市,有“流量”而没有“销量”;新而不颖,有“创新”而没有“创意”;增而未长,是“网红”而没有“长红”;管而不理,有“方法”而没有“解法”。为此,建议:“旧瓶”装“新酒”,让集市有买头;“旧貌”换“新颜”,让集市有逛头;“旧物”添“新意”,让集市有玩头;“旧址”建“新居”,让集市有盼头。
郑峰:唤醒“老字号”新活力 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近年来,“国货”“国潮”“国风”不断兴起,老字号已经成为消费经济新增长点。乐清也有很多老字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品牌效应不强,产业化起步难;政策支持不足,培育体系不完善;小作坊难做大,转型发展易受阻。这些老字号,每家都有好故事,都是金招牌。为此,建议:挖掘老底子,开展抢救性保护;建立培育库,强化品牌化意识;提升创新力,加快转型化升级;凝聚大合力,推进产业化发展;讲好新故事,促进知名度提升。
郑晓武:提升全市污水处理能力 高质量打造水生态环境
目前,我市有5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100余座,设计日污水处理量为28.4万吨。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跟不上发展需求。体现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设施短板较为突出;源头监管不够到位,部门管理存在盲区;排污管网运维不畅,技术资金保障不足。为此,建议:提升污水处理质效,确保污水应收尽收;强化污水源头管控,联动打击违法行为;动态管理运维过程,保障设施稳定运行。
郑碎燕:提升专业水准 推动中国电器文化节向全国性高标展会转变
中国电器文化节自2001年举办以来,为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大效益。但是,中国电器文化节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包括:展会举办缺乏规范,专业化水平不高;参展客商良莠不齐,展会吸引力不强;展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行业影响力不够。为了推动中国电器文化节由区域性自发展会向全国性高标展会转变,建议:完善办展机制,对标全国性高标展会;提升展会档次,加强资质条件的审查;丰富展会内容,扩大行业影响力。
连梓宇:提速滨江新区建设 引领乐清城市建设新篇章
滨江新区对于接轨温州市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控规修编进程稍显迟滞,规划体系尚未健全;优质产业缺乏生存土壤,产城融合推进滞后;基础资源配置略显薄弱,服务供给还不到位;项目有效监管存在漏洞,制度保障需要加强。为此,建议:优化新区城市规划,构建前沿开放的未来发展蓝图;强化新区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未来发展舞台;提升新区城市品质,塑造引人注目的未来发展名片;完善新区项目监管,铸造廉洁高效的未来发展基石。
王孝新:重视支持特殊教育 让“折翼天使”插上逐梦翅膀
教育是关怀和帮助特殊儿童少年的重要方式,为“折翼天使”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康复机会,是解民忧、惠民心的暖心工程、良心工程。近年来,我市特殊教育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特殊教育覆盖面不广,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不强,广义特教服务良莠不齐,特殊教育环境氛围不浓等问题。为此,建议:积极推动特殊教育扩容提质;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广义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营造特殊教育友好环境。
胡秀云:加快虹桥发展 推动市域中部崛起
虹桥,自南宋起便是浙南商贸重镇,曾与绍兴柯桥、台州路桥并称“浙江三桥”。如今,虹桥虽位列全国百强镇第36位,但近年来发展建设已有所衰弱。主要表现为:工业基础血液不断流失;商贸规划缺乏集群效应;人居环境公共配套欠缺;文旅资源保护挖掘滞后;港产融合发展边界模糊。为此,建议:综合施策推动工业振兴;加速推进商贸“腾笼换鸟”;靶向发力补齐人居欠账;加强文旅资源保护利用;共同绘制协同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