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顺招 俞文俊 乐清湾海岸线曲折,海涂资源比较丰富,素有海洋牧场之誉。位处乐清湾中部的蒲岐,其先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捕渔方式——倒笱,据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孙衣言《蒲岐》诗写道:“十户九海食,坐私蜃蛤利。南风吹江腥,归潮集庖脍。”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统计,蒲岐镇从事倒笱作业的农户有44户,主要集中在东门村和南门村,年产海货74.8吨,年产值13.2万元。
(吴伊金 摄) 渔笱一般插置在蛏田塘坎以下的涂面(称低笱),而每年端午节至农历9月份,在蛏苗越冬结束之后,笱民会在空闲的蛏苗涂面上插置渔笱(称高笱)。低笱前后交叉排列有5-6排。笱基呈V字型,开口处朝向海塘,斜两边插着笱簾或渔网作为拦网,并以间距不等(上疏下密)、插入海涂较深的竹杆或粗硬笔直的树枝作为笱桩来支撑。渔笱底部交叉处安装笱笼,笱笼用竹篾编织,由笼头、笼筒、二层倒须和笼盖篮组成,一般2米多长,圆筒形,中间段稍大,鱼虾蟹类能入而不能出。潮水退去后,笱民就去“瓮中捉鳖”。一口笱的笱基面积3-4亩,视涂田环境而定,如边上碰到水沟或港渎时,面积就小一点。 以前笱簾是用竹篾和稻䓍绳编织的,笱民在倒笱回来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劈竹篾、编织笱簾和笱笼,笱簾缝隙要很小,防止鱼虾从缝隙中逃跑。由于编织笱簾花费时间比较多,而且容易使鱼虾从缝隙中逃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笱簾改为尼龙渔网。随后,笱笼也被尼龙渔网制作的网袋(又称网笼)所替代,网袋长约2.5米,入口处比较大(周长约5米),然后逐渐缩小,中间用3个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细钢筋圈撑开,中段也有二层倒须(以防鱼虾蟹类逃跑),尾段缩成袋状,尾部开口处用绳索系住。 笱民下海涂倒笱的交通工具是哈梯(又称泥马、海马、海踢),哈梯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一般长约1.85米,宽度20-30厘米,头部有弧度向上翘起,底部比较平坦光滑,中间装有一个高约45厘米“∏”形的横档作为把柄,横档后面装有一块小木板。笱民在骑滑哈梯时,两只手紧握把柄,一只脚的膝盖跪在垫有破毛巾破布或稻草的小木板上,另一只脚在泥涂上往后用力蹬、踹,哈梯就能疾行如飞。笱民还有一种交通工具是比哈梯大一点的“油菜夹”,两头尖,形似小船,中间也有横档作为把柄,也可以在水面划行。哈梯轻便、灵活,但载物不多,“油菜夹”载物多,特别是在运送笱簾、渔网和竹杆、树枝时,必须用上“油菜夹”,但不好骑滑,没有一定的技术,常常会摔倒。
(林丹 摄) 涨潮时,鱼虾蟹类随着潮水进入笱簾或渔网内;退潮时,鱼虾蟹类顺流进入笱笼或网袋。笱民骑上哈梯去倒笱,先卸下笱笼,把笱盖篮打开,或将网袋尾部的绳索松开,将活鲜蹦跳的鱼虾蟹类倒入鱼篓,然后用哈梯运回家进行分门别类,再到菜场出售或卖给酒店和商贩。 一天一夜,涨潮二次,退潮二次,倒笱收获二次。以前,笱货比较丰富,有黄鱼、马鲛鱼、鲳鱼、鲈鱼、黄梅鱼、跳跳鱼、虾、螃蟹、蝤蠓、虾蛄、矮蜋、泥螺、香螺、织纹螺、花螺等等,经济收入较好。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次收获的蝤蠓可达六七十斤。由于笱货都是野生的,而且是鲜活的,味道好,历来备受人们的青睐,因此蒲岐镇的酒店和饮食店特别多,很多人都是冲着笱货来的。 地方政府也重视笱业生产。乐清县人民政府于1984年4月23日作出《关于蒲岐公社笱业生产几个问题的批复》,要求“在海涂定权发证工作中,对历来从事笱业生产的笱民使用的笱基,应承认其经营权。”同时要求对其合法的生产经营权益予以保护,不能以任何借口进行阻挠和破坏。并强调由于涂面有限,笱业生产不能盲目发展,对历来从事笱业生产的笱民,可由县渔政站发给生产许可证。 笱民长年同海涂打交道,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下雪,雷轰电闪,只要退潮了都要去倒笱。夏天,皮肤和整张脸被太阳晒、海风吹,变得黝黑,象非洲黑人一样;冬天,不管多么冷,都要卷起裤腿、裸着脚踩进冰冷的海涂和水坑里,双脚被冻得僵硬。现在,条件有所改善,可以穿上橡胶防水鞋或裤连鞋下涂作业。笱民最担心的是台风,一旦强台风来临,不但笱货了无收获,而且笱簾、渔网等器皿会被风浪卷走。 每当夏至刮起西南风时,霞堡海涂以北(俗称底海)的涂面风浪特别大,而霞堡以南(俗称外海)的涂面受北风的影响风浪较大。自古以来笱民中流传一句谚话:“底海打西南(风),外海倒天财;外海打大浪,底海吃大藏(猪肠)”。意思是说,以霞堡海涂为界,受台风影响的一边笱货毫无收获,而另一边是大丰收。 由于海涂面积大大缩小,加上海水受污染,近海野生的水产品越来越少,特别是近几年乐清湾养殖紫菜施用杀虫剂,而且漂浮的紫菜贴附在笱网上,废弃的毛竹在海水中直冲横撞,经常损坏笱桩和笱网。笱民比较辛苦且收益不如其他行业好,倒笱的农户越来越少。现在,蒲岐镇从事倒笱作业的农户只有18户。也许,笱业会退出历史舞台,笱簾、笱网和笱笼也会进入历史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