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是春分节气,春分时节花事也最盛,今年由于寒潮等气候原因,原本应次第绽放的梅、桃、李三花却同时盛开,让市民一处赏遍春色。这样的春色在乐清全域皆可寻,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四季皆是美景,尤其是北部山区发展旅游的优势明显、潜力无限。但近些年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打造,山老区联线沿线乡镇(街道)旅游业发展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难以实现全域旅游的长期目标。日前,部分市政协委员对山老区联线公路沿线旅游资源、现状等进行调研,并针对旅游景点通达、资源串联整合、产业融合发展、配套系统提升、宣传营销推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助力乐清打造风景旅游画廊,开启全域旅游新局面。 
点状美景未“串联”成珠 山老区联线公路以白石为起点,途经乐成、淡溪、岭底、芙蓉、雁湖、龙西、仙溪,北至大荆,接上104国道,全长76.5公里。联线公路两端连着国家5A级景区雁荡山和国家4A级景区中雁荡山,沿途景观类型多、密度高、辐射广,有山、水、林、瀑、湖、洞等多种形态,古村落、古建筑、古驿道、古遗址、文保单位、红色旅游等多种形式。同时,随着乡村振兴带、美丽乡村建设的铺开,多彩农田、乡村绿道、环湖跑道、生态廊道、精品民宿等新乡村美景不断呈现,以花、果、蔬、民俗等为主题的节庆四季常有,可串联的资源不胜枚举。 但由于沿线公路通达连贯性不足,山老区联线公路从2010年开工至今,工程基本完成,与沿线乡镇(街道)交通节点基本打通,但由于未按旅游公路标准建设,至各景点的末梢道路通达深度参差不齐,难以充分发挥沿线旅游资源的串连集聚效应,压缩了游玩的延伸性。 此外,由于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山老区联线公路沿线旅游服务中心、标识系统、停车场、观景台、驿站、公共卫生间、慢行系统等总体配套不够,智慧旅游建设比较滞后,无法满足游客自驾、公交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离旅游公路、风景旅游画廊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 “比如雁荡山景区和中雁荡山景区,作为山老区联线两端的核心景点,两处皆有动车站点,但“两山联动”一直不多,并且与灵山、淡溪等区块的旅游整合互动不足,没有形成发展合力。沿线的乡镇(街道)与旅行社开展合作举办美丽乡村一日游活动,各自为战分踞市场,项目和区域缺乏有效的组合及延伸。”委员们表示,调研中沿线的一些示范项目也呈现串联共富功能不足,旅游项目碎片化的突出现状,使其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发挥还存在差距。 特色体验未形成气候 哪里的花开了,哪里可以摘水果了,哪里可以品尝美食了……乐清的时令节庆活动总是会带来一波旅游热潮,却难以实现长久的人气,相信这是不少市民的整体感受。在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景区、景点、乡村游项目多为观光游览式,没有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和融合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型产品少。 如黄坦硐古村落作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是旅游画廊上的一颗明珠,但开发建设还处在“点上尝试”,业态类型少且缺乏个性,打造中国蓝夹缬第一村的愿景至今未形成气候。一些乡镇的文化旅游节虽然短期性的宣传噱头、人流量都具备了,但是由于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差异化不够,加上业态产品配套缺乏系统统筹,因此无法维持常态的人气效应,实际产出有限,对农民创收帮助不大。 产品缺乏个性,吆喝的“喇叭”也不够响亮。当前乐清旅游的宣传渠道资源集成不足,系统性的营销推广缺乏,也没有独立运营的新媒体宣传团队,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应用不到位,针对不同需求的群体有效推广不够、精准营销不足,导致了叫好不叫座、出众不出彩的市场现象。 委员建议 一线打通全域旅游委员黄艳:建议加大山老区联线公路的提升力度,落实旅游交通规划、项目资金、土地指标,改造安全隐患路段,打通瓶颈路、断头路,拓宽山老区联线公路到重要景点的道路,完善标志标线,有效消除乡镇之间的交通连接屏障,形成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连线成网的旅游公路网络,真正盘活北部山区开发和全域旅游。委员周旋律:建议出台一系列举措促进城乡融合,把旅游产业链做长。设计旅游画廊旅游套票,用牺牲门票小账、拉长旅游线路大账的方式,引导游客进入参与式、体验式项目,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路线长起来。将各点串联成线,形成优势互补,发挥1+1>2的效果。同时构建乐清市本土文创IP,打造人文村落体验型文化创业集群,通过农作体验活动,提升研学游、亲子游等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增收。一网提升链接产业委员郑峰:系统提升,构建旅游画廊公路网络。建议植入“公路文化”概念,将“提升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贯穿于公路改造提升全过程。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研究乐清风景旅游画廊规划,编制山老区联线旅游公路的主体、慢行、服务、景观和信息五大系统设计技术指南,规范建设标准,统一设计风格,为旅游接待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委员陈银旺:用好“旅游+农业农村”致富思路,努力推动旅游画廊“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升级,通过发展乡愁产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等,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特色,带带不重样”丰富局面,积极发展旅游衍生产业,为农村经济带来新动能。一体搭建宣传系统 委员王腾飞:宣传营销,拓宽载体聚气引资。建议参考借鉴先进城市的做法,系统统筹城市旅游宣传,将旅游与经贸、会展、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等有机结合起来,并植入“乐清旅游画廊”整体概念,进一步树立旅游品牌形象。推进多渠道多载体的宣传推广,如在外媒热点栏目冠名或植入乐清旅游推介广告,持续不间断强化乐清旅游IP;以新媒体为突破口,通过名导带你游乐清等活动,在网络上引发消费者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热议,达到持续推广的效果。 委员包海龙:探索建设应用智慧旅游系统,可以在“乐音清扬”APP里增设旅游板块,由旅游部门规划设计内容,融媒体中心专业团队运维,将旅游线路、交通换乘、住宿休闲等信息,动态、鲜活地呈现出来;在动车站醒目处、旅游交通主要干道、公交站台、集散中心等处设置巨幅“乐音清扬”APP二维码,有意识提高游客知晓率,使之成为乐清旅游的“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