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半月谈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低于温州平均水平 乐清如何解“渴”?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0年07月28日】

水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资源利用在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乐清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解决我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成为政协委员热切关注的民生话题。日前,部分市政协委员就此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就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乐清水资源缺乏 供需矛盾突出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陆域面积1223平方公里,东临乐清湾,南濒瓯江,西北有雁荡山山脉,东南为海积平原,是一座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城市。西北山脉的汇集,形成了乐清的水资源体系,水资源年均总量约13.9亿立方米。

乐清市域内平原河网主要有虹桥平原河网、乐成平原河网、柳白平原河网,河网总蓄水容积3152万立方米;共有河溪1078条,总长约1325公里,水域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溪流有白石溪、银溪、淡溪、黄金溪、白溪、大荆溪等,且皆源于西北山区,流向东南。蓄水工程方面,目前共有已建水库工程23座,总库容1.19亿立方米,建有山塘198座,总库容约230万立方米。

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乐清市的水资源比较匮乏。根据乐清市水资源公报(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全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235.2立方米,低于温州市平均拥有水资源量1573.6立方米。2019年,全市总用水量(即总供水量)为2.8776亿立方米,占比前三位的是工业用水量、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全市人均用水量201.4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与全省2019年全年人均用水量286.2立方米相比,乐清市人均用水量低于平均水平。


水资源分布不均  缺乏跨流域调配措施


据了解,乐清水资源总体分布存在地域差异,北部片区有效蓄水工程不足。乐柳虹平原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量较大,但乐柳虹平原的水资源量严重偏低。乐柳虹平原户籍人口100多万,约占全市人口的80%,加上外来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仅500立方米/年左右,是全市近年来人均水资源量(约980立方米/年)的50%,远远低于全省1750立方米/年、全国2250立方米/年的人均水资源量,属于严重缺水的地区(国际公认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警戒线是500立方米/年)。

而清江、大荆等北部片区的水资源量却非常丰富,调研中了解到,乐清市近60%的水资源都集中在清江流域以北地区。但是,目前北部片区除了已建的福溪水库和在建的长石岭水库之外,没有其他较大的蓄水工程,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且该片区粗略估计每年约有6亿立方米的洁净淡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直接流入大海。

通过走访调研,委员们还发现,乐清市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各流域之间无跨流域调配措施。从降水时间分布上看,全年降雨量及年际降水量都不平衡。每年的4-6月份为梅雨期,7-9月份为台风雨期,这两段时间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4%,呈明显的双峰型;年际降水量也呈丰枯交替。从同一时期内降水空间分布上看,受地形影响,乐清市各地的降水量也很不均衡。如,大荆、雁荡等山区,降雨量大、雨日多,是我省的暴雨中心之一;而乐柳虹等平丘区,降雨量较少,源头水严重不足。

同时,市域内各流域之间又缺乏相应的跨流域调配措施,使得水资源总量在丰水期与枯水期之间难以实现有效调节,客观上也导致了乐清市各地水库时常面临“存水”“放水”的两难选择。


域外引水存变数  备用供水水源不足


目前,乐清市城乡供水水源主要有钟前水库、白石水库、淡溪水库、十八玍水库、大荆溪与黄金溪的河道水以及域外楠溪江引水,城市供水量约30万吨/日,其中楠溪江引供水20万吨/日,自有水资源供水才10万吨/日。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域外楠溪江引水存在一定变数。根据有关规划,需要永嘉县建设南岸水库,将乐清楠溪江引供水由目前的20万吨/日提高至60万吨/日。但是,南岸水库工程建设项目虽已列入国家“十三五”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项目,却受到各方因素影响,短期内可能无法建设实施。此外,由于楠溪江引水水源以河道水为主,缺乏调蓄能力,楠溪江供水受到枯水期来水量下降的制约,遇特枯年份,供水量将难以得到保障。

而从乐清市的现状来看,备用供水水源存在不足,影响了城乡供水的保障能力。目前,大荆、雁荡、清江三个片区均以石门潭河道水为水源,虹桥片区主要以淡溪水库为水源,供水水源相对单一且供水保障能力不足。随着城乡用水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城乡供用水之间的矛盾将会变得愈加突出,规划远期乐清市总需水量约为80万吨/日,目标缺口为50万吨/日,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委员建议


委员董卫洪:强化规划引领,做好水资源的综合性利用规划,因地制宜建设北部片区有效蓄水工程。进一步开发现有水源工程的潜力,挖掘原以灌溉、发电、防洪等功能为主的水库供水能力,以增加优质水源的供水量。如,充分利用福溪水库和本觉寺水库水力发电后的尾水进行生活供水,进而增加片区之内生活用水供水量。加快推动片区内有效蓄水工程的开发与建设,以留住片区内的优质淡水资源。

委员陈乐洋:着手水库连通建设前期论证工作,打造乐清市水库联网联调。借鉴省内宁波等地的成功经验,编制乐清市水库联网联调规划,打造联网联调水库群。如乐清南片水库,以拆建十八玍水库与钟前水库连通为契机,形成包括白石水库、东漈水库(新建)等6座联网联调水库群;乐清中北片水库,以淡溪水库为中心,与清江流域长石岭水库、大荆流域福溪水库以隧洞连通,形成包括甸岭水库(新建)、龙西水库(新建)、本觉寺水库(拆建)等11座联网联调水库群。建议政府尽快开展十八玍水库与钟前水库连通工程、长石岭水库与淡溪水库连通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科学论证其可行性,加快对论证可行的水库进行连通建设,使市域内淡水资源能够合理调配、充分利用。

委员周丕茂:启动乐柳虹平原区域引配水工程。制订周密调水方案,科学安排引水线路,以跨流域生态引水增加乐柳虹平原河网水体循环,满足农田灌溉和改善生态水环境需要。具体来说,从大荆溪下游引水经雁荡环山河、芙蓉池再提水至虹桥平原河网,补充虹桥平原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开展楠溪江至乐柳平原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结合永嘉楠溪江河口大闸工程,从楠溪江引水经乌牛至白石,入柳市平原河网,补充乐柳平原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改善河道水环境。

委员董联军:加快启动水库改扩建工程建设步伐,有效提高域内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考虑到乐清市水资源总体上有限且提升空间较小,建议开展现有水库扩容、提升改造等改扩建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特别是对有生活供水功能的水库要优先进行论证,并尽快着手实施建设,以增加我市水资源的存量和可利用量,切实解决水资源供给保障的后顾之忧。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