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四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全会新闻
丰富、精彩!且听第二场大会发言上的委员“好声音”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0年04月29日】

乐清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4月28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8位委员在第二场大会发言上发出了参政议政的“好声音”。这些发言很精彩,内容很丰富,现将要点辑录如下:

张成川:加强中医药建设 更好满足我市群众就医需求

近几年来,尽管我市基层中医药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难以与群众的就医需求相匹配。具体表现为:市中医院发展滞后;基层卫生院中医药事业不受重视;各层级中医药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联动效应难以形成。建议:持续加大对市中医院的建设投入,做大做强中医药事业;完善卫生院建设,建好建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设立专项基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双下沉、两提升”的作用。

李祖义:做好村规模优化后续工作 实现村高质量发展

村规模化调整后,新村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新村作用的发挥。如:新村班子队伍建设不完善,“一肩挑”人才仍缺乏;新村运行机制不规范,村集体整体发展思路谋划欠缺;新村“三资”融合度不高,融资没有真正融心;新村配套政策不到位,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不够。建议:加快新村班子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指导规范新村运行机制;推进新村“三资”融合;加快新村配套政策落实。

王腾飞:加快托育机构建设 推进托育机构普惠性发展

目前,我市托育机构非常短缺,0-3岁婴幼托育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主要存在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托育市场发展不均衡,托育机构“低小散”现象普遍,托育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建议:挖掘现有资源,拓展托育开办渠道;建立融合机制,构建规范托育行业体系;建立医教融合机制,培养幼托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

胡斌:十年由镇向城 量变亟待质变

2010年,柳市镇被确立为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但是,在十年由镇向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半城市化现象严、交通压力依然窘迫、环境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用地指标难保障;政策支持不长久;资金支撑缺力度。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精美规划,提高土地资源供给;强镇扩权,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俞海蓉:超强台风“利奇马”带来思索 构筑智慧网络 让防台减灾更科学到位

超强台风“利奇马”暴露出我市在防台减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气象预报偏差;水利设施薄弱;水电通讯保障能力不足;防灾意识淡化。建议:完善水利设施规划建设,让保障更健全更到位;提高水电通讯等设施抗灾能力,大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整合资源打造“智慧云”系统,使信息发布更快速更全面;建立更加高效的统一指挥机制,确保灾时灾后救援工作顺畅。

张相永:强化民营企业家培训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是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需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还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培训覆盖面太狭窄,培训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建议:按需求、分对象、分层次开展针对性培训;注重成功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学习;确保培训资源有效利用并提高覆盖面;强化培训的时效性、实效性、长期性。

朱孔华:关注“青蓝传承”共谋乐清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未来5-10年,我市中坚企业将迎来换代传承的高峰。在我市企业“青蓝传承”中,还存在新生代主动接班的意愿不强,对“青蓝传承”重视程度不够,我市城市吸引力不足,相关培训实用性针对性不强,乐清民企普遍缺乏传承计划等问题。建议:利用各方资源助推乐清民企接班传承;努力营造企业传承的积极氛围;打造受人才欢迎的宜居城市;加强企业传承方法指引;建立新生代挂职锻炼制度。

杜翠萍:加快“互联网+”智慧医养平台建设 以新型养老模式破解“家庭难养、医院难收”难题

“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应用、物联网设备,实现社区集中照料、居家上门服务和机构专业照护。我市在推进该项工作中存在工作合力不强,推广力度不足;平台建设不完善,服务效率低;医疗人才缺乏,队伍建设难等问题。建议: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互联网+”智慧养老体系受众范围;构建“一体化”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医养目标考核体系,完善队伍激励政策。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