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大力倡导殡葬改革,全面实行火化,彻底革除3千年的历史陋习,受到了
社会的赞同。然而,丧事大操大办在我市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破丧事大办陋习,树文明俭朴民风,从而彰显新农村建
设中的“乡风文明”,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一、我市丧事大操大办的基本现状
我市殡改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遗体火化率已达100%,但丧事陋习没有得到有效革除,丧事大操大办依
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趋势,其主要表现:
(一)守灵过长。在我市,一般的丧事守灵都在一个星期左右,最长竟达二十二天。守灵搭棚占道现象比比皆是
(二)出大殡。出殡时,乐队吹吹打打,送殡队伍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车辆少则十来辆,多则上百辆。据
了解,虹桥一丧户,送葬车辆从虹桥一直排到石帆,一路浩浩荡荡。同时,花篮、花圈不知其数,燃放烟花爆竹现象愈
演愈烈。去年,一山老区农村的丧户出殡时烟花竟摆放400米之长。乐成一丧户,送葬时,装载花篮、花圈的车就达
21辆。更为严重的是,办丧时还出现了三具棺材(骨灰盒、火化时的纸棺材、土葬时的木棺材)两次出殡(火化时出殡
、骨灰迎回家再次出殡)的恶习。
(三)大摆酒席。守灵期间一般丧户每餐酒席三五桌,出殡之日几十桌不在话下。据了解,柳市一丧户,酒席竟
达二百桌,浪费惊人。
(四)丧事活动花样繁多。丧户拣日子、选时辰、久停灵、撒纸钱、做道场等现象普遍存在。在丧事活动中,部
分信教群众热衷于在家中请和尚、尼姑、道士做法事,夜以继日,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多天,严重扰民。有的给死者陪
葬的东西五花八门,特制的花匾和“悼念塔”,纸扎的“别墅”、“奔驰车”、“高清彩电”已不新鲜,扎纸糊“保姆
”和“小姐”作为陪葬的成为时髦的“新创造”。
(五)修建豪华坟墓。“入土为安”的土葬习俗、重“阴宅”的风水观念、经济的相对富裕等因素使得一些市民
将大把的钞票都投向阴宅坟墓修筑上。据了解,一般的坟墓得花费上万元,有的花费几十万元。据调查,目前我市的一
般丧事花费动辄上万元,多则几十万。如按我市平均每场丧事费用3—5万元,全年6‰死亡率计算,一年丧事花费达
1.8—3亿元,涉及参与丧事活动的人力150万人次以上,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二、我市丧事大操大办的主要成因
追根溯源,以上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千年封建思想的遗毒,也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既
与生活水平提高不无关系,更与政府决心不大,消费观念的歪曲、市民素质不高有关。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政府对移风易俗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力。2001年开始,我市对抓好遗体火化下大了决心,但在火化后,
殡葬改革的后续工作缺乏力度,没有很好地从我市实际出发及时研究解决丧事大操大办的现实问题。出台的《乐清殡葬
管理细则》、《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彻底。
(二)市民不健康的办丧心理。形成我市市民丧事陋习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一是从众心理。有的当事人和家庭
并不想大操大办,但是迫于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压力而不得不“随大流”。二是攀比心理。有些人认为丧事操办
得是否排场关系到个人的名誉、面子等,所以就向着花费多、规模大、风光气派方面发展。正是由于这些错误心理因素
的影响,在人民群众生活普遍提高改善之后,在对待丧事大操大办问题上产生了偏差的消费观念。
(三)封建迷信与孝道观的错位。我们不得不承认封建迷信思想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再加上一些唯利是图的
封建迷信活动从业者的推波助澜,致使许多人混淆了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的界限,把大搞迷信等同于尽孝。
三、遏制丧事大操大办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孝道观。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孝道的民族。《孝经》中说:“孝是德之本,
依教而为。”显示中国人以“孝”为人格修养的根本,将之视为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源。我们要通过各大媒体,大力宣传
“生前多行孝、死后不浪费”,“厚养薄葬”的孝道观,倡导“尊老爱老”。
(二)坚决革除家庭停尸的做法。建议市政府总结推广“火化经验”,从完善可持续长效管理机制入手,结合
省市有关殡葬改革工作条例,制订切实可行的《乐清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坚决革除家庭停尸的陋习。建议在大荆、
清江、虹桥、柳市等四个地区建立统一停尸和集中办理丧事场所。只允许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办理丧事,只允许
举行简单的悼念活动和遗体告别仪式。目前,殡仪馆二期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乐成镇已具备条件,建议在乐成镇率
先试点,摸索经验,全面推广。
(三)健全一套丧事简办制度。一是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实行统一办公,对丧事活动进行监督,对丧事市场进
行管理。二是借鉴瑞安的经验,建立乡(镇)村“丧葬操办理事会”。丧事操办理事会由乡(镇)村老年协会承担,监
督协助办丧事。市财政对老年协会给予适当的办公经费补助。三是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移风易俗指导性意见,进
一步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
(四)建立并落实国家公职人员丧葬礼俗规范制度。建议政府在缅怀死者时,不要以政府的名义送花圈、花匾
,改以悼唁或送松柏等长青树种盆栽;党员干部举行丧事活动时,提倡以告知的方式通知其亲朋好友,免送花圈、花匾
。要将丧事大操大办整治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同每个党员干部、(乡镇)、村年度考核相挂钩,
实施严格的考核考评制度。
界 别:中 共
党 派:中 共
单位及职务:市政协文史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