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论加强专委会工作与政协履职水平的提高
【来源:乐清政协】 【 】 【2012年06月15日】
章纪泉 乐清市政协主席

  专委会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专委会特点,发挥好专委会优势,做好专委会工作,进而提高政协履职水平,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做如下探讨:

  一、规范机构,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

  目前,各级、各地政协专委会机构设置基本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形式各一。如乐清市政协设有提案委员会、经济建设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与温州市政协的8个专委会、浙江省政协的11个专委会和全国政协的9个专委会设置都不一致;与瑞安、平阳等兄弟县(市、区)政协专委会的设置也不一样。由于专委会设置上下不统一,名称不规范,给上下工作联系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在专委会人员配备上,往往存在年龄偏大的现象。故此,地方政协务必规范专委会机构设置,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各级政协应根据《政协章程》,参照全国政协专委会的设置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从上至下规范专委会名称、规格、编制等设置标准,使地方政协专委会设置趋大同存小异,便于联系沟通。对专委会干部的任命、选拨、交流应当与党委、人大、政府部门同等对待、统筹考虑,尽量实现专委会人员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同时,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吸收热心政协工作、有时间、有才华的专家学者,特聘为专委会委员,使专委会工作更具专业的广度和深度。

  二、创新平台,活跃专委会履职工作

  敢于创新是开拓专委会工作的动力。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政协是养老院,到专委会工作就是退居“二线”,于是工作缺少热情;也有一些人认为专委会要讲团结和民主,不能伤了联系界别、委员、部门的和气,于是做事循规蹈矩,不敢突破“惯例”,不敢超越“本本”,使专委会工作成为一潭死水,无所创新,无所发展。新形势下,专委会工作要克服模式化,避免停留在“老套套”上,应根据新情况审时度势,选择因社会嬗变而产生的新问题、新现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做好专委会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新做法,尤其是探索和创新履行职能的有效平台,使专委会工作活跃而多彩。只有这样,专委会工作才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在如何创新履职平台,丰富和活跃专委会工作这一方面,乐清市政协近年来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是搭建监督平台,拓展民主监督工作。民主监督工作一直是县级政协工作的一条“短腿”。为了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2008年以来,乐清市政协尝试以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和统一选派民主监督员等活动为平台,通过由相关专委会挑起牵头组织实施的担子,做好制定方案、组织调研、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将民主监督工作与专委会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增强了民主监督的实效。二是搭建信息平台,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2007年,乐清市政协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若干规定》,通过建立特邀信息员、信息联络员队伍和考核、评比、通报、表彰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促使各专委会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与所联系界别、委员联络组,特别是特邀信息员和联络员的联系,初步形成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合力。三是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委员知情议政。乐清市政协各专委会紧紧围绕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确定的工作思路、中心议题,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对口协商、学习考察、约谈座谈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委员开拓视野、提升认识、发表见解、反映其所联系界别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等创造好的平台。

  三、发挥优势,做好专委会特色文章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明显,但一些专委会没有充分认识到和利用好专委会的优势,在发挥职能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新形势下,做好专委会特色文章,必须从专委会的实际出发,依据各自不同的工作特点、不同的工作重点和不同的联系对象,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种优势,使专委会工作更加富有特色。一是发挥专委会的组织优势。专委会作为政协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开展调研、准备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为切实发挥好这一主力军作用,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专委会的引导,让专委会自觉地围绕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确定的中心议题开展调研、视察等履职工作,每次履职活动的面尽量宽一些,尽可能让更多的委员参与到政协的活动中来,更加广泛地集中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工作成果。二是发挥专委会的专业优势。各专委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都有各自的工作对象。专委会组成人员也体现了专业性。专委会的组成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是所在部门、行业、领域的代表人士,能够就本领域的工作提出真知灼见。此外,专委会还联系着相关界别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因此,专委会在开展活动时应注重突出专业优势,尽可能把本专委会的专家委员和相关界别的专家学者吸收、组织到调研视察、对口协商、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中,从而把委员在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特长等优势,转化为专委会的工作优势。三是发挥专委会的联络优势。专委会承担着大量联络沟通的工作,与各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要进一步加强与党政有关部门和相关界别、团体的联系,通过恳谈会、委员约谈会、界别座谈会、政情交流会、社情民意调查会、小组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行职责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一方面,乐清市政协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近年来,乐清市政协文史委以文史资料研究会为载体,创造性地走出了“社会化办史”道路,启动了《乐清上下一千六百年·人物篇(续篇)》、《乐清上下一千六百年·物产篇》、《乐清离休干部手记》和“乐清知青史料”等一批文史专辑的征编工作,做大做强了“存史资政”文章。科教文卫体委依托雁荡诗书画院,运用诗书画等传统艺术联合文化艺术界人士,做足了“以诗书画会友”文章。

  四、联系协作,增强专委会工作合力

  专委会是常委会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同委员联系的纽带,也是加强同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专委会这种位置上的特殊性,要求特别重视做好与各方面的联系协作。但在基层政协工作实践中,一些专委会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忽视了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配合,使得专委会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履职成效不明显。因此,为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专委会在开展工作时应注重加强协调,搞好协作。一是做好对口党政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专委会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善于横向互动,与党政相关部门建立比较密切的联系,同党政对口部门加强协作,争取他们对专委会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促进专委会调研视察活动的开展和政协意见、建议的转化。二是做好与政协界别委员的联系与合作。专委会作为政协委员日常活动的平台,要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联系委员工作的特点、内容、形式和方法,引导委员积极参加政协以及专委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广泛关注界别所代表领域的状况及利益群体的诉求,在促进社会各界的有序政治参与、实现群体利益的有机整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做好政协内部专委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专委会工作虽有分工,内容各有侧重,但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交叉,都是政协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彼此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比如提案办理是政协工作的重头戏,光靠一个提案委是不够的,必须把提案督办任务分解落实给其它专委会,以此缓解提案委工作压力,同时也增强提案督办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促进问题的圆满解决。四是做好与上级政协专委会的联系与合作。上级政协专委会工作面宽量大,政治理论水平高,业务经验丰富,与他们进行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建立起直通的信息网络,及时沟通意见,交流情况,增进友谊,而且有助于基层政协了解形势,熟悉政策,增强思想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五、健全制度,规范专委会工作程序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目前,在县级政协,各专委会缺少配套制度,对各项活动和工作都不太明确具体,不同程度地存有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同时,专委会工作成效如何,大多没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这已成为影响更好地发挥政协作用的“瓶颈”。抓制度建设,是专委会履职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专委会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的必然要求。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不断总结新经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依制度管人, 用制度办事。一是完善专委会工作制度。应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县级政协专委会工作通则、各专门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调研视察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明确新时期各专委会的职责范围和议事程序,使专委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二是建立专委会与界别、委员联络组的联系制度。通过制度规定,要求各专委会认真参与、指导界别和委员开展的各种活动,把专委会工作重点“逼”向基层、视角“逼”向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三是建立年终考核评比制,不断激励专委会工作在创新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每季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专委会主任与专职委员联席会议,调动专职委员的积极性,使专委会工作得到及时协调,共同配合,认真组织实施。五是建立委员履职管理档案。专委会应对委员参会、撰写提案、社情民意、参与调研、视察、民主评议、做好事实事等履职活动及时做好登记,建立委员履职档案,一人一档,作为年底评选优秀委员和届满后是否连任的主要依据之一,以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为做好专委会工作凝聚基础力量。(注:该文荣获温州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2009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