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打造雁荡山水文化 推进文化大市建设
【来源:乐清政协】 【 】 【2012年02月15日】

  乐清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拥有较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雁荡山水文化正是最能反映乐

清特色的“金名片”。雁荡山经过近几年的宣传和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也暴露出了重景观开发而轻文化建

设的问题。如何全面打造集景观文化、宗教文化、古迹文化、诗文文化为一体的雁荡山水文化,并借此做好乐清文化大

市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一、雁荡山水文化的现状

  雁荡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是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中国十

大名山之一。雁荡山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景象丰富、一景多变、以奇著称、

不失秀美;雁荡山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雁荡山大尺度的奇观异景给予诗人、画家、文人学士强烈的美感和灵感,

在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摩崖石刻400多处,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都是宝贵的历史文

化遗产;雁荡山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学价值,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垩纪破火山立体型模型,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

  近几年市委市府和有关部门在开发和宣传雁荡山水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由佛学界宗师梦参法师主持

重建的雁荡山宋代十八古刹之一──能仁寺已落成开光,与之相匹配的竺摩法师书画馆也同时开张,深入挖掘雁荡山悠

久的自然山水文化;整理出版了《雁荡山诗词选》、《雁荡山古代游记选注》、《历代名人与雁荡山》、《奇秀雁荡山

》、《雁山片石》等一系列文化从书;建立了雁荡山旅游网站,与新浪网等强势媒体合作开展了广泛的网上宣传;与中

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合作,组织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十二家卫视来雁采风,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进行挖掘和传播;

电视剧《神雕侠侣》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影片《大山的女儿》在雁荡山拍摄外景,开创了雁荡山影视之路先

河,为景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因子。

  二、雁荡山水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重山水轻文化,雁荡山水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雁荡山水得自然之垂青,占天然之优势,以其奇观美景成为乐清一个重要的旅游基地,可以说近几年政府在雁荡山

水静态景观开发、宣传,以及休闲旅游产业的开发上都下了大力气,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相对而言,近几年在衍

伸的山水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多,重视不够。我们应该看到依赖于单一观光、偏重于短期利益必将导致雁荡山水发展后

续乏力,缺少恒久的魅力。只有将旅游景点开发上升到人文资源挖掘,将山水景观建设上升到山水文化建设,才能使雁

荡山水焕发持久的、蓬勃的生命力。

  (二)少规划不深入,雁荡山水文化发展浮光掠影

  雁荡山水文化发展未制定全面系统的阶段性和长远发展规划,使该项工作无法长期有效开展。目前已做的山水文化

建设工作又遗漏了不少亮点,挖掘缺少深度和广度。如对雁荡历史名人资源的利用仅限于出书成册,而宣传面不广知名

度不大。如对南阁古村落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建筑价值,未结合乐清民间艺术共同开发,发展思路狭窄。

  三、打造雁荡山水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重视,提高认识

  不管雁荡山管理局行政归属怎样,雁荡山在地理位置上永远归属乐清,雁荡山人文永远是乐清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因此建设雁荡山水文化,决不仅仅是雁荡山管理局一家之事。乐清市委市府也绝不能仅仅把雁荡山作为一个旅游

接待基地,而应充分认识到雁荡山水文化的可贵性,注重对雁荡山水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整体上提升我市的文化品

位。

  (二)统一规划,挖掘资源

  文化是一种高瞻远瞩及高屋建瓴的事业,需要确定的文化机制和长远的规划,因此必须把雁荡山的山水文化建设纳

入到乐清市整个城市发展规划中,把雁荡山水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到乐清的财政预算中去,形成一个有效和有保障的文化

建设体系。山水文化要注重对文化的挖掘和积累。一是加快山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充雁荡山博物馆文化展示厅,充

分展示民间艺术、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内容。二是开展山水文化宣传展示活动。深挖历史山水文化,设立

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论坛;通过有关古刹的开光、佛学交流、传统庙会等宗教活动,弘扬雁荡山宗教文化;恢复南阁

古村落格局,将乐清的黄杨木雕、细纹刻纸、蒲岐抬阁高跷等民间艺术充实到古村落,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民俗活动

;着手打造全新的影视文化产品。三是推进山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开发利用旅游文化品牌

的无形资产,把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资源。

  (三)坚持高起点,拓宽新思路 

  就具体的开发而言,应该从高起点入手,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做足乐清本地或是与乐清有关

的古今文人的文章。像谢灵运、沈括、翁卷、杨继业、王十朋、章纶、李孝光、朱谏等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与雁荡山

或者乐清的关系,以及在这片土地留下的足迹等等,对乐清文化开发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在开发过程中,还要

努力创造文化名品,比方像“雁荡诗派”这样目前在国内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民间文学组织,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对它加以

扶持、引导和宣传,使之成为我市的“文化金名片”,这对我们的文化大市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最后,在加强培

养本土文化名人的同时,还要以博大的胸怀吸纳更多的外地文化名人到雁荡山到乐清来。现在雁荡山对记者实行门票免

费,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对作家也给予同样的待遇。这样做在短期内会损失一些经济利益,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肯定是利

大于弊的。

  (四)弘扬乐清精神文化,创造乐清精品文化

  精神文化与精品文化是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和成就的重要标志。要坚持两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精神是文化的内在

要素,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乐清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

之一,恰恰是雁荡山水培育了乐清儿女“卧薪尝胆、坚忍不拔、敢作敢为、豪迈开放、创新创业”的人文精神。要大力

弘扬这种精神,使它内化为具有浓郁乐清特色的人文精神,成为乐清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品牌。乐清建设精品文化,要

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

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竞争力的作品,不断提升乐清文化的区域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林   坚:              周 安 法:

     界   别:教 育           界   别:特 邀

     党   派:农工党           党   派:中 共

     单位及职务:雁荡中学副校长       单位及职务:中共雁荡镇党委委员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