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半月谈
打开消费新空间 点燃“体验经济”热潮 如何提升品质释放服务消费活力?政协委员来支招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5年03月20日】

本周日,乐清半程马拉松即将开跑,作为一项集运动、旅游和文化于一体的盛会,乐清半马不仅是跑者的挑战,也是探索这一座美丽城市的绝佳机会。近年来,我市紧盯消费市场变化,推出了大量参与感、互动性、场景感强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打破了传统娱乐产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束缚,以“体验”激发了消费新活力。当前,乐清正处于消费市场潜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体验经济“风口”,进一步做大做强消费“蛋糕”?日前,市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对如何提升我市“体验经济”品质,挖掘潜力促进消费扩容,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活力支招。

❖  体验内容特色不够鲜明

近年来,我市紧盯消费市场变化,推出了大量参与感、互动性、场景感强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但部分项目却普遍存在项目同质化、体验内容单一、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乐清本土体验项目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以文旅咖啡为例,自雁荡山方洞咖啡、云端拾光咖啡走红后,各地纷纷跟风,在“网红”景点大量开设咖啡店,但这些店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产品种类,都缺乏创新与差异化,导致消费者容易产生消费疲劳。一些小规模的农业体验项目在时间持续性、空间延展性和体验丰富度上存在局限,仅限于赏花、摘果等浅层次体验,未能深入挖掘乐清特有的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也缺乏如无人机播种等具有科技含量的农耕技术体验。

“体验经济”除了应注重为消费者提供深层次和互动性的多元体验,满足他们对高质量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外,也要考虑长期提升独特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以确保“体验经济”持续火爆。以我市飞拉达攀岩项目为例,曾经一度是“网红”挑战项目,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但是近年来随着永嘉等地推出十二峰飞拉达等类似项目,如何保持该项目的独特竞争力也成为一大挑战。❖  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体验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体验与满意度。然而,我市部分体验项目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给项目推进推广带来困难。

在一些乡村旅游项目中,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停车位不足、安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如乐成街道坭垟村某亲子乐园,该乐园虽提供丰富游乐设施和体验项目,开业三个月人流量达2万余人。但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让游客前来体验的便利性打了折扣,且受土地制约,停车较为困难。而我市体验项目在发展资金方面,主要依赖政府有限的扶持和企业自身投入,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导致项目在规模扩张、设施升级和服务优化等方面面临资金瓶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一些小型文旅项目因资金不足,无法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体验项目的品质;一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资金短缺而滞后,影响了整体旅游环境。

❖  统筹策划管理能力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游客对体验感、便利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市在体验经济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全局统筹规划。但目前我市体验经济相关项目分布较为零散,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与协同发展。如中雁景区拥有白房子咖啡、房车营地、牡丹园、龙山湖路亚基地、下坭梯田等受群众欢迎的体验项目,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分散,缺乏统一的线路规划和宣传推广,游客很难将这些项目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体验行程。这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出行成本和时间成本,也降低了我市体验经济的整体吸引力。

大型活动策划的管理上也经验欠缺,如我市一些乡镇街道、部门在赛事、演出等大型活动的策划指导、执行监督等环节展现出明显短板、活动策划与执行中暴露出经验匮乏、应付突发状况时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等问题,引来相关“吐槽”。

建议

❖   做好特色文章

委员程遥:深入挖掘乐清地方特色,打造具有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逐渐形成“破圈”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如以“山海乐清 魅力体验”为主题,整合全市的山海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精心打造探秘类旅游线路和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深厚的人文底蕴。借鉴周边等地举办体育赛事和演唱会方面经验,积极引进高质量、高吸引力的知名赛事和演出。委员赵萍萍:利用社交营销策略,扩大我市体验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打造乐清“乐来乐好”游乐地图,在S2线、公交车、酒店免费赠予游客,实现为体验项目引流的效果;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发起与乐清体验经济相关的话题挑战;举办“乐清体验季”等主题营销活动,整合各类体验项目,推出优惠套餐和特色活动。

❖  完善配套服务

委员应小瑜: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在交通方面,加强城市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连接,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建设便捷的换乘枢纽。在住宿方面,引导和支持酒店、民宿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住宿产品,在古村落打造具有乐清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委员林晓:强化安保、卫生等配套服务的建设和管理。在景区、活动场所等配备充足的安保人员,完善卫生设施,增加垃圾桶数量,加强环境卫生清扫,保持环境整洁。在乡村旅游项目中,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采用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委员董春雷: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体验经济领域,支持本地企业和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体验经济发展,不断丰富体验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举办民间文化节、乡村运动会等各类群众参与的体验活动;在铁定溜溜围绕“音乐”为主题,利用民资的力量打造音乐小镇。

❖  强化统筹引导

委员倪振夏:实施“一盘棋”开发策略。制定全市体验经济发展规划,建立项目合作机制,加强各体验项目之间的互动与联动,打破孤立发展的局面,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成立专门的体验经济发展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和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推动体验经济有序、高效发展。委员周丕茂:针对大型赛事、演唱会等活动,乡镇街道、部门要按照相关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提高组织水平,依法做好大型活动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志愿者招募培训,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建立活动评估机制,对活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与反馈,督促主办方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服务质量。委员李友义:在举办户外赛事和活动前,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等,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采取搭建应急避难场所、配备应急救援设备等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游客的安全。通过开展活动组织者培训,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职责和纪律要求,全力做好现场各进出通道等部位的服务保障。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