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下简称文化空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容器,是凸显气质的“文化会客厅”;是人们生活美学的高地,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栖息地”;良好的文化空间是城市以文化供给吸引人才,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全域共享”,积极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文化空间,市级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戏曲中心和以图书馆为龙头的十大书苑等,形成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顺应了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然而,我市文化空间建设虽然已经实现从“有”到“美”,再到“更智慧”的跨越,但其资源效能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新期待”还未真正变成生动现实。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空间难以做到内外兼修。我市文化空间建筑实体外外观到装修都令人“惊艳”,但在内容提供上却有不足。十大书苑,依景而建、融景而立,风貌各有特色,但各自题特色不够突出,人流量不大。如“离大自然最近的书房”--清和书苑,也是游客远多于读者。依托公共文化空间集群开展的文化活动常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离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艺演出的要求存在差距。在这方面,一些商业演出对需求市场的敏感性及产品供给的准确性很值得我们学习。如去年10月的喜力群星演唱会火爆到座无虚席,现场人数超1.5万,80%的售票率,20%的送票率,举办方称营利颇丰。调研发现,我市很多年轻人不愿回乡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本地能提供的文艺活动难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二)文化供给难以做到公益和效益兼顾。未打造出有标识度、影响力的文化IP。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经费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如乐清大剧院2023年共举办36场演出,其中20场为免费送票,其他16场商业自发购票者很少。儿童剧《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商业演出叫好不叫卖,群众免费要票电话火爆,演出商无奈在其他购票平台上连续推出优惠。2023年,文化馆财政运行经费144.53万元,活动经费18.6万元;图书馆财政运行经费约540万元(主要经费用于总馆和九大书苑的物业、水电和书苑的租金),活动经费17万元;博物馆财政运行经费216.7万元(绝大部分用于水电和物业,几乎没什么活动经费);非遗中心财政运行经费316.2万元。整体上经费不少,但活动经费紧张导致出圈出彩的活动不多,公众参与度不高。 (三)实体场馆难以实现建设与运营并重。我市文化空间建设的硬件投入耗费了数亿元,但部分空间使用率不够高、后续运营疲软,对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市文化馆2023年的文艺活动和赛事经费,财政原批复预算38.1万元,今年实际执行只有18.6万元,在经费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全年开展馆内阵地活动15场展览、60场分享活动、18场小剧场展演活动、62期公益课,高频率举办创意性活动较为被动。乐清大剧院总建筑面积9214平方米、公共面积1870平方米,座位数978个,平均每年以租赁方式承接演出却只有60场次,收益低,“养护”贵,基本处于勉强维持状态。
二、几点建议 如何让我市文化空间“火出圈”,让“乍见之欢”变为“久处仍怦然”,如何充分释放文化空间资源效能,进一步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已成为我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新课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建议如下: (一)既要“塑形象”,又要“铸精魂”,提升文化空间内涵软实力。一是要有主题化、个性化“打开方式”。要强化需求导向,激发不同人群的文化“兴趣点”,使文化以多种方式“嵌入”居民生活。比如在市图书馆发挥综合性职能的基础上,书苑打造“书苑+戏剧”、“书苑+建筑”等主题馆,“精细化”“精准化”陈列图书资源。西岑书苑以“书香晚年”为主题,策划代际活动,组织养生保健分享会等,助力积极老龄化;观潮书苑以“亲子悦读”为主题,策划亲子活动,使其成为“遛娃”胜地。二是要有“老瓶装新酒”方法论。要在守护地方独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因时因势注入新创意新元素,为群众带来惊艳和惊喜。可借鉴乌镇戏剧节,将江南水乡风情和世界级作品结合,同时汇聚国内外优秀作品和年轻人原创作品,使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联结、与新文化相融合,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吸引了全国400多位媒体人。三是要有“文化菜市场”新思维。要强化市场导向,积极填补文化市场空白,丰富产品供给,满足市民文化消费多元化需求,使“供需两相旺”,从而拉动综合消费。尝试建立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解决“供需未对路”“结构不对称”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如乐清大剧院和戏曲中心可进行文化市场调研,分析目标人群,积极引进、创作形式多样的剧目和商业性演出,满足高端文化需求。 (二)既要“送文化”,又要“种文化”,激发文化空间消费新活力。要种下群众自己喜欢的文化种子,利用文化强大驱动力,充分释放文化消费潜力,带动多元经济发展。一是多方联动加强宣传合力。各大空间之间,文旅媒体之间,文化和其他部门,城市乡村之间,要形成纵横交错,多元立体的大文化宣传,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工作格局。二是要有文化新经济思维。借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来引流量、聚人气,形成我市经济新蓝海。可利用博物馆、非遗馆的权威性来引爆审美经济,在空间建设艺术品交易市场,提供古玩藏品等艺术品的展示交流、鉴真确权、展卖拍卖和技术讲座等系列功能。可依托某个书苑,周边形成图书收藏交易市场。三是培养群众文化消费新习惯。市大剧院、戏曲中心既要精选演艺产品,升温演艺市场,又要低票价聚人气,培育消费习惯,同时政府还要实施票价补贴,促进良性循环。四是打造群众文化新品牌。充分发掘培养民间艺术团体、民间艺人,把群众文化、草根文化从广场、田间迎到文化空间“台中央”,提供场地设施和技术支持,提高文化空间利用率。 (三)既要“守底线”,又要“跨新界”,推进文化社会化服务真实力。在坚持公益性为主的前提下,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管的局面,让文化空间成为“大家的空间”。一是探索公共空间社会化运营新模式。高规格文艺演出需要巨额资金。如去年我市举办的“吕思清专场音乐会”花费了71万元。高频次地开展此类活动需要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跨界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委托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共同打造环境雅、建筑美、内容精、服务优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提供高品质的内容供给。如温州大剧院委托保利集团运营,每年温州市政府支付给保利集团运营经费1200万元,运营方则保证每年引进国际和国家级高品质文艺演出70场以上,并提供15-20场公益性演出。乐清大剧院和戏曲中心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二是构建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者体系。招募热心文化活动和公益事业的退休专家和教师、文艺爱好者、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甚至学生,分时段参与文化空间的管理、宣传和推广,使其成为文化空间治理执行者与监督者。建立志愿者的培训上岗机制,提高专业文化服务水平。可出台“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精神物质相结合等立体式激励措施,为文化服务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