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三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整合繁杂非教学任务 回归健康教育生态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4年02月04日】


——黄笑虹、范明明、叶舟、王孝、黄竞艳、倪烨梓委员

代表民盟乐清市委员会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改革,教育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一些非教学任务也进入我市的中小学校校园,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整合学校繁杂非教学任务,让我市教育回归健康生态,已迫在眉睫。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本位偏离,难守教育本心


1.学校管理平台过多,增加工作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平台包括教育部开发的全国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各省市教育部门及其它行政管理部门开发的本地化平台。过多的平台管理任务尤其是非教学相关的平台管理任务给我市学校行政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某初中学校管理的各级各类平台多达65个,其中非教学任务相关的有49个,占比75%,每个平台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和管理这些平台,增加了学校的运营成本。我市某小学校长办公室管理的平台15个,教导处10个,为了确保这些平台的正常运行,学校不得不持续增配办公室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人员配置从2010年的2人增配至目前的5人。这些办公人员多数转自教学一线,这不仅侵占了教师资源,而且平台管理的专业性也难以匹配。此类现象在我市各学段的学校中普遍存在,据了解,我市建成区学校校长办公室人员大多在3人及以上。此外,过多的平台导致一些数据冗余和不一致,增加了工作难度和时间成本。如,我市中小学校管理的全国教师信息系统和温州市教育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都包含了学校教师的基本信息,但由于两个系统的数据格式不同,教师的信息在两个系统中无法完全匹配,需要根据各自平台格式各自录入。

2.学校迎接检查过多,耗费精力。学校作为教育机构,需要定期接受各种检查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安全管理评估、设施设备评估等。由于检查的频率过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如,我市某初中学校仅德育部门近一年内迎接的上级部门相关检查就达8项,包括“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检查”“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查”“健康温州建设评估检查”“乐清市反恐检查”“乐清市垃圾分类检查”“乐清市教育局平安校园建设检查”“街道禁毒三星级台账检查”“学区消防安全台账检查”,其中非教育部门的检查为5项。每次检查都需要进行整理档案、整改问题等大量的准备工作,部分检查还包括动员会议等,学校为此耗费大量精力。

3.学校承接的活动过多,筋疲力尽。近年来,随着社会活动的多元化和丰富化,我市学校承接非教育部门的进校园活动越来越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如,我市某小学近一年承接上级部门的各类活动多达19项,包括“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反邪教宣传活动”“清廉学校创建活动”等。这些种类与名目繁多的非教学进校园活动,次数过多、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增加了学校管理负担,也侵占了教师和学生正常的教学学习时间,甚至有时为了应付某类活动不得不奉命弄虚作假,让师生们苦不堪言。

(二)教师职业倦怠加大,难回教育初心

1.教师疲于应付。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从近几年我市中小学教师工作现状及教师普遍反映的情况看,由于各种非教学杂事过多,教师工作存在偏离“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主线的现象。各种非教学任务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用于钻研教学和业务的时间严重被挤占,用我市某一小学老师的话讲就是“不务正业”。如,我市某初中一位刚入职1年多的年轻教师称,上班一年来的她就承接了包括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多盔有你”直播截图收集、防溺水答题并截图收集、消防自主培训答题蓝码、学生“青年大学习”情况统计、大众微防情况统计、防溺水直播观看截图收集、平安三率问卷调查以及疫情期间给学生做核酸、收集核酸截图等多项非教学任务。并且有时这些任务布置来得急,有的还要求下载App、关注公众号,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答题、学够一定时长,老师要督促、统计、上报相关情况。这些非教学任务让刚站上讲台的她困惑不已:自己一天到晚总在忙,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忙于应付各种和教学本身关联不大的检查、评比,且一些任务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完成,消耗了她本该用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精力。

2.班主任倦怠疲惫。就调研过程中我市教师反映的情况看,

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倍感职业倦怠,纷纷慨叹缺乏职业幸福感。迎接各级各类形式主义的检查验收、参与临时交办的各类非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完成各类非教学网上学习,让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感到焦虑。某学生家长说,上四年级女儿班主任已经很无奈这种非教学任务的布置,常常把布置在班主任群里的话原封不动转发家长群,连抬头“各位班主任”几个字都不想改了。

(三)家校矛盾加剧,难成教育合力

1.任务活动效果不在意。部分非教学任务“进校园”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部门的宣传任务,更多的是在意学校是否已配合进行相关宣传活动,对于活动结果也只是要求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或相关截图,至于效果,就很少在考虑范围之内了。我市一小学教师称,此类活动通过班主任部署,不但“省心省力”、速度快,而且完成率高,其实就是奔着学生人数多、听话的特点而来,容易完成任务,实在不行还有家长可以“调遣”,这就是所谓的“小手拉大手”。对于此类非教学任务“进校园”项目,我市家长颇有微词。我市某小学学生家长吐槽道:“将校园弄得跟马戏团一般,这一天天的没完没了,老师能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吗?孩子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吗?”

2.家长应付学习,满。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共鸣的非教学任务“进校园”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早就与“进校园”的初衷背道而驰,部分家长有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这些意义不大的活动,就自己动手,越俎代庖,直接替孩子完成。某初中学生家长调侃说:“孩子周一至周五都在校学习,这些工作日布置的任务孩子又学不了,不是都我们家长学啊。”我市某小学班主任在2023年6月28日接到通知,布置家长在30日提前下载安装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并注册,并于次日上午点击直播链接,走进“多盔有你”大型融媒直播间积极点赞、评论,让家长将观看直播情况拍照向班主任反馈,学校保留微信截屏,做好宣教档案整理。事后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根本没有认真观看,家长也并不认同此类繁琐的活动,只是无奈配合学校完成应付而已。我市某初中家长感慨说:“孩子有忙不完的套路活动、拍不完的照片、点不完的赞、投不完的票、下不完的手机App、关注不完的公众号……”常年不断的非教学任务派发,使学生家长疲于应付,引起许多家长的不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校矛盾

二、几点建议

(一)坚持部门联动,建立齐抓共管合力整治责任制

一是要尊重教育规律,明确教育边界。建议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牵头,积极与相关“减负”成员单位对接沟通,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扎实开展减轻中小学教师与教育教学无关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同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事项,不该进的坚决清理和制止,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坚持定期督导和长期监管相结合,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切实为教师减负。二是统一学校管理平台。研发全市统一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集成信息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功能,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基本信息大数据。同时统筹教育部门各科室报表填报工作,充分利用此系统的信息,避免基层学校和教师重复多头填报信息。三是精简教育部门会议,合理安排学校检查。每学期初有计划地合并参加对象一致的会议,避免出现同一参会对象短时间内参加不同科室举办的会议,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教育部门合理安排学校的检查和评估工作,每学期初统计汇总各科室相应的检查评估项目,尽可能做到一次到校多项检查同时进行,减少检查的频率,避免过多的检查对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影响。

(二)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必要非教学任务的指导

加大对学校人力资源支持,配备专业人员来负责非教学任务的组织和管理,尤其是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专业性较强的活动或任务,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或委派专人专职处理的方式解决。借鉴丽水市莲都区某学校将现代化学校创建的相关工作打包委托丽水学院完成,取得较好的效果,最终通过省级部门考评。制定非教学任务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包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校的操作指南,提供实用的案例和经验分享,明确学校的任务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完成非教学任务。

(三)完善工作制度,积极创新高效趣味的宣传手段

对可以通过在线方式提供的督查考核等材料尽量采取电子文档,不要求同时提交纸质文档台账。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提前预测过程,精准施策,积极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可举办吸人眼球的展览、举行沉浸式体验、组织基地实践等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尽量避免在校园中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单一的手段开展宣传,多措并举,减轻师生、家长对非教学任务的反感,以期增强学生对非教学任务的期待感和参与热情。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