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调查报告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4年12月27日】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乐清文化遗产,根据市政协2024年度工作安排,8-9月由市政协副主席何文军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等形式,对我市文化底蕴保护和发扬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乐清文化概貌

(一)古迹遗存,积淀深厚。乐清,自晋孝武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建县至今已有1650年历史,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截至2023年,我市共有“三普”登录文物66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中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10处(单体33个)、市保单位75处。乐清市博物馆现共有藏品数量5001件(套),包括珍贵文物161件,其中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146件。乐清有古道47条,总长约191千米,其中有官道(驿道)10条,栈道1条。古代民间的交通道路以温台驿道为主干,分岔路通往各都、图、里,经过宋、元、明、清、民国几个时期的发展,到民国后期形成了以乐成、虹桥、芙蓉、大荆、柳市、北白象等为枢纽的道路网络,一般路宽1.2米至1.5米,路面铺石,在岭头或郊野建有路亭,是乐清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遗产。境内登记在册的古代桥梁有44座,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系天成街道万三村万桥和乐清宋代古桥群(慈济桥、赵镇桥、合湖桥、瑶溪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点6处,这些古桥从年代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明、清两代建造的桥梁最多,覆盖了各种式样且以石梁桥为主。这些珍贵的文物遗产不仅丰富了乐清的文化底蕴,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二)非遗民俗,文化瑰宝。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全国亦享有盛誉,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5项,浙江省级19项,温州市级108项,乐清市级177项。最著名的“五朵金花”,每一项都蕴含着深邃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乐清细纹刻纸,源自宋代至今已逾七百年历史;乐清黄杨木雕,始于宋元两朝距今近千年历史;乐清龙档,相传始于明代,历经五百余年的沉淀;乐清蓝夹缬,作为中国传统印染“四缬”之精华,自秦汉萌芽,经唐宋兴盛,至元明清逐步演化为浙南地区的独特印记;乐清首饰龙,自明朝流传至今约四百载,通过复杂精致的手工技艺诠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无尽的憧憬与追求。同时,乐清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如七夕前后做米饼、翁鱼灯、芙蓉大闹、老鼠嫁囡、《慎江号子》等。

(三)名人荟萃,贤达辈出。自北宋至清末,乐清共有204名进士,对于地处东南一隅的这个小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文化巨擘中,王十朋、翁卷、赵立夫、刘黻、李孝光、章纶、高友玑、赵士祯等人的名字熠熠生辉;步入近现代,南怀瑾、洪式闾、野夫、胡开明等人的身影同样让人敬仰。王十朋在南宋时期,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提倡清廉治国,他的诗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他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翁卷的诗歌以其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和对农村生活的深情描述而闻名,他的诗作《乡村四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赵立夫以其在刑部尚书任内的公正判决和反对贪污腐败而备受推崇。刘黻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政治上敢于直言,敢于为民请命,展现了高尚的品格。南怀瑾致力于传播和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禅宗和道家哲学方面,他的著作帮助了许多人理解并实践中国的古老智慧。这些名人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成为乐清乃至更广阔范围内的宝贵文化遗产。此外,乐清的名门望族如陈氏,竹屿刘氏,蒲岐侯氏,仙溪南阁章氏,白石钱氏家族,四都王氏、天成万氏、石帆贾氏、瑶岙朱氏、杏庄胡氏等,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有形的文化资源毁坏的比较多

1.历史建筑保护不足与修缮滞后。乐清市历史建筑最早已有800多年历史,且以砖木结构为主。由于木结构缺乏有效的维护,不少历史建筑已成为危房,在我市现有的名单内,105处历史建筑中达到初步修缮的只有15处,仅占14%。如芙蓉镇包宅村包哲宝民居,损坏较严重,木质结构明显老化,屋顶漏雨严重房屋整体明显坍塌比例已达到20%25%,其中部分梁架倒塌,椽子暴露,一间厢房梁柱处于倒塌边缘,仅靠一根柱子进行临时支撑,已经处于倒塌边缘。芙蓉长山头林志英民居,房子已经破败不堪,瓦房上面有个大洞;淡溪镇黄塘村的周光聪民居,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房屋已经坍塌了半边,大梁、椽子全部露在外面无法住人,原来正屋里有一块匾也被人偷走,现状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像这样历史建筑名单内的急需修缮的还有32处。

2古道古桥损毁严重亟待修复。乐清古道损毁较多,人文古迹破坏更是数不胜数。古道存在被公路覆盖或被部分截断、被改造硬化等,沿途的古树、古桥、古庙、古建筑受损严重,有些古道路基坍陷、凉亭漏水墙体倒塌甚至被侵占等。比如乐清通往温岭的盘山岭古道,山脚古老的路廊已经摇摇欲坠。盘山古道虽然依稀可见,但是有些地方两侧杂草丛生,部分路段非常陡峭、一些石阶破损或者缺失,显得非常荒凉。另外,对古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游客难以全面了解古道文化。古桥的破坏也较为严重,如白石街道合湖桥是群众集资建设的一条古桥,建于南宋开禧年间,桥墩石柱上刻有捐助修桥人的名字,1986年重修时改成钢筋水泥桥面,1993年村民集资加宽了桥面0.4米,两侧加筑栏杆,桥坡路加高,完全破坏了原石桥的整体性。乐成街道的水仙桥,原来是联通南门村环城西路与西门村通井街,是一座民国时期的石梁桥,设计简单,非常实用,没有围栏。后有关部门为了桥面行人安全,进行了拆除重修、破坏了桥体原有风貌。这些例子还不少,如我市宋代桥梁七座中,有三座没有保护等级,其中樟树下桥已遭到破坏。

3.古城肌理破坏与历史风貌丧失。在乐清城关,东南西北四条老街,只剩北大街还接近原始模样,但北大街原有25坊(巷),目前街巷的名称保留一致的只有6条。而通井街历史街区已全部拆除新建,通井街的名字来源于街上的一口井,街上有许多客栈、饮食店、手工作坊,有李氏祠堂、乐智小学堂、迎恩坊等等,现在已经根本看不到原来模样。最能代表乐清文化的乐成八景等大部分已不复存在,如今只能简单立碑。同时,伴着老城街巷的变迁,一些历史典故、小巷故事也随着巷名的消失而逐渐失传。如,太平巷的名称,缘于此处原先建有一座太平坊;拦诗巷的得名,就有王十朋路过被知县拦住作诗的故事。现存的传统民居建筑只剩下洪宅、周宅、可楼等为代表,但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基本已成“孤建”,周边被现代建筑所包围。蒲岐所城墙至1978年基本被拆除,唯有四处城门作为公共通道而幸免。但近年来,几座老城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受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蒲岐十字形主街及其他街巷网络空间肌理整体保存较好,但街巷两侧历史风貌整体保存不佳,存在较为严重的“插花”现象,新旧建筑、违章建筑夹杂其间,整体面貌还不甚工整,稍显凌乱。同样,大荆老街见证了大荆地区的发展变迁,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条老街目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没落

1.方言传承面临代际断层与语言环境萎缩。乐清方言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代际断层到语言环境的萎缩,再到表达能力的衰退和口头艺术的濒危,对地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认同构成了威胁。乐清方言的代际断层严重,目前老年人是方言使用的主力军,只有他们能够比较流利地使用乐清话。中年一代虽然能够使用方言,但在俚语和童谣的传承上已显示出不足。例如,在对51名中年人的调查中有45%的人不会唱《月光光》这样的传统童谣。年轻一代的情况则更为严峻,他们在使用方言时常常夹杂普通话,对于俚语和童谣的了解更是有限。00后和10后能听懂乐清话已属不易,能够流利讲方言的更是少数。乐清方言的语言环境正在不断萎缩。在家庭、工作场所以及公共空间,普通话已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这使得方言的使用机会大大减少。例如,公交车上缺乏方言报站,导致不懂普通话的老年人容易坐错车。媒体上的普通话化也进一步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除了少数使用方言的节目外,大部分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均采用普通话。我市南北两片方言内部又都有区域的差异。乐清方言充分体现乐清、台州两个方言片交接地段的变化,近几年陆续编纂出版了《乐清方言词典》《乐清方音字典》《时间深处的名字》《乐清谚语集》《海方言》《乐清歇后语集》等6本关于乐清方言的书籍,对西乡的乐清话研究的内容较多,但是东乡的清江、大荆所属的台州方言研究得不全面。

2.工艺美术产业遭遇市场与传承双重挑战。工艺美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在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乐清是全国重要的工艺美术产品生产基地,有“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的美誉。但当前活跃在市场上的非遗项目除了“五朵金花”较为出名外,其他的知晓率并不高。即便是“五朵金花”也受到了市场经济多方面的冲击。如黄杨木雕、蓝夹缬、细纹刻纸等,60年代初就有发展并逐渐扩大规模,到八九十年代国营厂陆续解体,民间艺人重回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能力和竞争格局大幅度下降。老一代手艺人逐渐退休或离世,年轻一代对手艺的兴趣和学习意愿降低,导致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现代机械制造品的强烈冲击也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同时由于缺乏领军企业的引导,我市非遗文化产业出现了缺乏创意创新、产业化生产不足和市场拓展能力差等诸多挑战。

3.传统节日仪式在现代化浪潮中逐渐淡化。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乐清的部分传统节日和仪式逐渐被边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了解不多,导致一些传统节日失去了原有的氛围和意义。县西从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着金盒去看望岳父母、舅父母等,兼行拜年,俗称“望正月”。礼物以松糕或捣糕为主,其次为鱼、肉,此外还有荔枝、桂圆等的红封元宝纸包。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尊重这种习俗。“翁鱼灯舞”,通常以十二盏组成一队,俗称“十二化龙”。舞蹈所表演的是模仿鱼类个体和群体的各种泅水动作。体现了渔民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美好祈愿。近年来却因组织成本高、参与者少等原因,规模和频率都有所缩减,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大打折扣。“老鼠嫁囡”这一源于乐清的民间故事和相关习俗,近年来鲜有人提及,甚至在年轻一代中几乎无人知晓,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和道德教育功能正在逐渐丧失。这类口头传说和习俗若不加以记录整理,很容易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乐清形成了白石三月初十、大荆五月十三、蒲岐九月会市等传统会市,但会市上卖的东西低端,文化活动和地方特色较少。如白石会市有800余年的历史,相传由于当地山区纵深广阔,农户将盛产的竹、木、石类物品,手工制品以及农资农具等,挑到白石街去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历史悠久、客商如云的三月初十会市,但现在会市商品都是一些小商品杂货,未能很好地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大荆五月十三会市,据说这一天是关公的寿诞,庙会主要是祭祀关公,同时有演戏、顶关刀、弟兄会等活动,但是现在基本看不到这类表演。调研发现,大荆70-80岁以上的老人还勉强知道庙会及一些传说,40岁以下的多数已不知道关庙与五月十三的关系。

4.传统小吃文化面临现代消费者习惯转变。乐清的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著名的有大荆炒粉干、“素面”、清江三鲜面、乐清松糕、白象香糕、白象豆腐干、芙蓉麦饼、虹桥麻糍、年糕、冬米糖、粽子、薄饼、锅贴等,但近年来一些乐清特色食品正在淡出视野。 比如乐清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家家户户院子里或者阳台上都晒着各种腊肉和鱼肉,但现在的人由于工作繁忙又嫌做起来麻烦,基本是购买现成的制品。乐清有吃糕的习俗,九月初九当天用糯米粉团加糖做成圆形扁平体,放在鏊盘中烤制,上插纸糊小牌坊、三角小旗或人物、花卉等,俗称“登糕”,与“登高”谐音。过年时节,还要“捣糖糕”,蒸好的糯米捣成糕,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等形状。还有一些需要制作技巧的,比如清明吃团子、七夕做米饼等极具乐清特色的小吃制作方法,在年轻群体中也逐渐消失。随着现代消费者对糕点的口感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追求,本地的糕点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如乐清著名糕饼食品有白象公记香糕、大荆正记冬米糖、虹桥蔡日升绿豆糕、乐成内糖饼等也逐渐走向没落。

(三)城市历史文化气息不浓厚

1城市的文化形象不鲜明。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个性化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和战略意义,在于塑核、筑魂,以此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筑特色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成为城市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如“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魅力山海 活力台州”“长江文化之都”武汉、“中华始祖城”天水、“桃花源里的都市”常德等。相比而言,乐清尚未形成挖掘乐清历史文脉、提升乐清文化品质的聚焦点,核心文化主品牌较欠缺、号召力不强,文化辨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独特的山海文化和乐清人城市精神品格未成为城市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的关键内容植入。其次,城市建设地方特色不足。新区建设规划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区域建筑风格,小区的外立面也都是千篇一律,小区的名字“**庭”“**府”没有乐清特色;乐清城市主干道路、学校、城市公园均没有乐清历史文化名人的姓名来命名。再次,大拆大建忽视了本地特色文化、文物的保护,割裂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联系。比如东山南、南岸村的旧城改造中,有大量的老物件、老房子灭失,一些有独特气息和民众感情的老树被砍伐,养育居民数百年的老井被填埋……其原有的人文景观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乡镇建设方面,基本也是“千镇一面”,如某些乡镇经过小城镇改造,只是简单的统一了几条街道的外立面和门头,没有对本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

2城市名人品牌效应不响亮。名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如上文所述,乐清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但是保护和宣传推广没有跟上,未能树立起特有的乐清名人品牌形象。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文成县重视挖掘刘伯温名人效应,举办学术论坛,成立刘伯温文化学术研究机构,同时对故居进行综合性打造,把刘伯温故里建设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还有瑞安的孙怡让、朱自清故居,鹿城的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夏承焘故居在省内都小有名气。相比之下,我市的名人故居不少,但是名人故居游览的人却不多,即便是南怀瑾故居周末也寥无几人。此外,名人遗迹的保护不全面,比如近几年我们修复了北白象镇张淮南故居;建成仇岳希与浙江民盟早期活动史料陈列馆等,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名人故居和墓地目前依旧没有充足的力量去进行保护和开发,比如侯氏家族墓、陈璋墓、朱质庵墓、李显墓等名人墓葬。

三、几建议

(一)加强对有形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修复

1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库,利用“四普”机会对历史建筑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评估。政府委托专业权威机构制订古建筑修复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严格要求按规范文件及技术标准进行修复施工并验收。必要的可成立专家组进行指导,确保其制造工艺及建筑风格的延续性和独特性,充分保护其整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已经损坏的和接近损坏的应尽快组织修缮和加固,若短期内没有资金修复的,建议可以通过测绘和3D扫描的办法等对建筑进行数据保存。对村民自行修缮的工程,市财政应对其设计费、维护费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允许他们租赁、经营和使用历史建筑,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保护效率和质量。例如,可以将部分历史建筑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吸引艺术家入驻创作,既能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又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2加强古道、古桥等文化基础设施的保护。对全市范围内的古道、古桥进行全面普查,梳理出有价值的古道、古桥。对于古桥的修复,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保留其原有风貌;对于3条仍未列入保护的宋代古桥,应尽快列入保护名单;已经被破坏的古桥,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复原。做好古道修复,制定修复保护计划,重点对路面修复修缮、两侧植被修复和景观改造、服务条件改善、标识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升级。讲好“古道故事”,古道属线性文化景观遗产,要把散落在大山中的古树名木、瀑布水潭、森林人家、森林食品和森林文化,以及古村落、古建筑、古桥梁、古庙宇等珍珠串联成线,在局部通过点线结合,设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如“寻访名人故里”、“探访古镇古村”等,让游客在行走过程中感受乐清独特的人文气息。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比如组织“古道文化节”,邀请民间艺人表演传统艺术,设置互动环节,如制作手工艺品、品尝地方小吃等,增强游客参与度。

3推进古城、古迹保护工作。对于北大街等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街区,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适度改造,使其既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又能保留传统韵味。对散落在城市其他地方的古迹,有条件的要进行适当的恢复和修缮。如蒲岐所城应对城门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使其重现昔日风采;加强对于古城十字街及其他街巷网络的保护,并着重保护其传统格局和空间肌理。通过适当的道路整修、绿化提升和标识系统优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游览体验,避免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对街巷内的历史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保留其原有的风貌和使用功能,促进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充分利用蒲岐古城的“古镇文化、海防文化、海鲜文化”三大特色文化,设计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打响古镇文化品牌。

(二)加大非遗文化的传承力度

1加强乐清方言文化的传承。鼓励学校举办方言文化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传承方言文化。鼓励家庭与社区参与方言普及,倡导家庭内部使用方言,尤其是鼓励中老年人与年轻一代进行方言交流,传承童谣、俚语等口头艺术。社区可以定期组织方言主题活动,如方言故事会、方言歌曲比赛等,营造方言使用氛围。增加方言在媒体中的使用,如在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设立方言节目,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增加方言报站,以增加方言的日常可见性和使用率。利用现代技术记录和保存方言,包括语音、视频资料,建立乐清方言数据库,为研究和学习提供资源。鼓励方言研究,支持出版更多关于乐清方言的书籍,特别是关于东乡的清江、大荆所属的台州方言的研究,填补研究空白,促进方言文化的普及。

2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一是推进政府与行业联动,强化产业发展动力。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由专门机构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同时,壮大行业协会的力量,通过行业协会促进交流合作,提升行业整体影响力。二是促进线上线下双轨并进,打造产业聚集高地。通过引入专业第三方平台,构建线上销售团队,利用多渠道媒体宣传工艺美术作品,提升公众认知。线下则应形成工艺美术文化街区,整合现有非遗资源,塑造乐清独特品牌。三是创意与技改并举,推动产业创新转型。产品设计应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附加值与竞争力。利用设备更新等国家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实现技术升级与生产效率的提升。重视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鼓励大师级人才参与教学,吸引青年人才,通过奖励机制激励人才升级与创新。

3加强传统节日仪式的保护与推广。建议通过节日庆典、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来保护和推广乐清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鼓励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社区、社团可以联合起来开展活动,提高组织的效率,降低组织的成本,如在七夕节期间组织制作米饼的活动,让市民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宣传,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节日,如“老鼠嫁囡”等一些民俗活动,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记录,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传统习俗。

4加大传统小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借鉴“百县千碗”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乐清本地特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推广这些美食。由相关部门牵头,联合餐饮协会和当地知名餐饮企业搞一些活动和比赛,让美食重现在大众面前。例如,可以组织烹饪大赛,鼓励年轻厨师们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传统小吃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利用节假日和民俗节庆活动,举办传统小吃节,邀请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如现场制作酱油肉、鳗鱼鲞、糖糕等。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线上教学视频,教授如何制作清明团子、七夕米饼等具有季节性和节日性的传统食品,促进技艺传承。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乐清传统小吃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孩子们对家乡饮食文化的自豪感。在旅游景点、商业中心等地设立专门的“乐清小吃街”,集中展示和销售各类传统小吃,既方便游客品尝,也为当地小吃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展示平台。

(三)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1构筑鲜明城市文化品牌。深挖乐清文脉,深度梳理乐清山水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提炼出最能代表乐清精神特质的核心文化符号,如山海交融的独特风貌、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等。依托该核心符号,设计乐清城市LOGO、口号,并应用于各类城市宣传、文创产品之中。优化城市规划,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遵循“保留历史肌理,展现现代风采”的原则,在现代设计中巧妙融入乐清传统建筑元素,同时将乐清历史名人的名字用于城市主干道、学校、公园等地名,以此铭记历史,弘扬文化,如设立“王十朋大道”“翁卷广场”等,让市民与游客随时随地感受乐清的文化底蕴、彰显文化特色。强化文物保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古迹遗址、老建筑实行分类保护与适度开放,避免盲目拆迁带来的文化断裂,留住城市记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乐清的古桥、古井、古树转化为城市的文化景点,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与价值,让每一处老物件都能讲述一段乐清故事。

2打造响亮城市名人品牌。加强名人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系统收集、整理乐清历代名人事迹,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外发布,提升公众对乐清名人的认知度。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几位名人,如南怀瑾、王十朋、翁卷等打造专属IP。加快名人遗迹保护与活化利用,明确名人故居、墓地的分级保护标准,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日常维护与紧急修缮,防止历史遗迹的自然损毁或人为破坏。对于保存状况较好的名人故居,可以考虑将其改造成专题博物馆或文化艺术中心,定期举办书画展、文学沙龙、音乐之夜等活动,使其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对于散落在乡村田野间的名人墓葬,则可通过GPS定位技术,绘制“乐清名人寻踪图”,鼓励游客按图索骥,实地探访,增进对乐清历史文化的了解与敬仰。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