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大荆片区水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4年12月27日】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为促进大荆片区水资源的涵养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动水资源与“大雁荡”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升大荆片区旅游形象和促进共同富裕,7-8月,由市政协副主席汤建鹏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外出调研等形式,对我市大荆片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乐清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2023年11月编制,以下简称《规划》),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34亿立方米,其中大荆片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54亿立方米,占比高达31.66%。大荆片区共有河道194条,各类水库山塘50座,还拥有我市域内独流入海的最大水系——大荆溪,其主流长31千米,主要支流包括甸岭溪、龙西溪、双峰溪、东林溪等,流域集雨面积达330平方公里,年来水量约4.2亿立方米。同时,大荆片区流域水质总体良好,大部分溪流水质为Ⅱ类水,部分区域如石门潭的水质甚至达到国家I级饮用水标准。

大荆片区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利于发展绿色经济、乡村旅游。其中,大荆溪流域内保有良好的农耕文明,沿溪两岸植被茂盛,山、水、林、石、滩、瀑等景观资源丰富,主溪上建有堰坝15,目前这些堰坝已成为人们观赏游玩的重要去处。特别是以横溪头为主的一些堰坝已成网红打卡点,更有散水崖、塞门潭、大岩头五指峰等新开发网红地,每年夏季均有大量的游客前来玩水。同时,大荆片区文化古迹保存完好,历史名人众多,如章纶墓、南阁牌坊群及千年古渠仙溪黉渠等。此外,大荆片区还依托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优势,发展了风味美食、滨水露营、特色民宿、夜间经济等休闲业态。

当前旅游业已经从看景时代向休闲度假等全域旅游时代发展,大荆片区在我市全域旅游格局中属于大雁荡旅游范围,近几年大荆片区的水资源得到了一定的整合与开发,但整体的水资源保护及沿溪旅游开发仍严重不足且无序,枉拥有一溪秀水,不能与雁荡奇山异峰同做山水文章,造成资源浪费。根据省文旅厅发布的2023年国庆旅游信息显示,全省接待游客最多的热门景区前五位分别是西湖风景名胜区、永嘉楠溪江风景区、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和淳安县千岛湖景区,前五位中有四位属于滨水文旅范畴,兄弟县(市区)永嘉楠溪江更是名列第二,而我市虽拥有雁荡山,大荆片区各溪流域也兼具楠溪江所有的景致特征,却榜上无名、相差甚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溪流治理历史欠账较多,水生态竞争力不足

1.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性兼顾不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缺少统筹,片区各个乡镇、村社各自为政,建设项目缺乏科学性和生态性评估,在防洪堤、堰坝、滨水设施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安全因素时忽略了生态保护,没能处理好保护和建设的关系,大量的原生滩林被开挖破坏,出现了河道渠化硬化、堤防断面结构单一、挡墙硬化的现象,对溪流的原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双峰溪长湖口段建设防洪堤长约2千米、下岙段建设防洪堤长500米,工程开工前溪床两侧有大量枫杨等原生树木,施工过程中遭受挖除,龙西溪治理工程中部分节点施工造成了堤岸硬化等。此外,传统拦水坝设计仅考虑拦蓄水和灌溉需求,未设置洄游鱼道,阻碍了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繁殖,如“雁荡五珍”之一的香鱼如今已很难在大荆溪中发现踪影。

2.现有污水管网无法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大荆片区污水管网历史欠账较多,2010年前建设的管网质量偏低,污水零直排工程覆盖率不高,雨季期间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导致雨污混流、漫流,水质氨氮等超标、富营养污染突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不理想,部分村庄排污设施发生故障未及时修复,甚至仍有少部分村庄未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如大荆镇水叠湖村、盘黄村,仙溪镇龙湖村、联红村等,村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溪情况长期存在。

3.河道生态环境遭破坏亟待治理。大荆片区流域周边群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卫设施不完善,溪道两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倾倒、溪滩地垦植种菜等河湖“四乱”问题没有常态化清理机制,如2019年特大台风“利奇马”侵袭后,大荆溪、白溪部分溪床满布垃圾,对水体污染极大;仙溪部分溪流砂石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淤积在溪床,破坏河道整体景观,更加剧了河道的淤堵程度,导致河道的泄洪能力受到影响;大荆片区流域电鱼、网鱼、毒鱼等现象频繁发生、屡禁不止,特别是大荆溪的龙滩到水涨入海口段,个别人员长期采用渔网、地笼、电瓶等进行非法作业,对溪流本地鱼类种群造成巨大伤害,加之近两年常有非法放生罗非鱼等外来物种的行为,破坏水域内生态平衡。

(二)溪流开发利用水平较低,水资源承载力不足

1大荆片区水资源利用率极低。以大荆溪为例,该溪流域面积330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4.2亿方,水资源极其丰富,但利用率只有7%,大量优质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白白流入东海。大荆溪上游只有一座福溪水库,正常库容仅为1531万立方米,集水面积39.17平方千米,仅为流域总面积的12%,其余溪流基本上无控制性工程。大荆片区蓄水工程缺乏,不能实现丰枯调剂,洪水期山洪暴雨宣泄直下,造成堤防损毁、农田淹涝,历来是乐清主要的洪灾区,而枯水期则溪流生态流量不足、溪床裸露严重。

2项目开发未充分利用溪流资源。大荆片区滨水、水上旅游项目多由沿溪村社或体量不大的运营方分段开发运营,基本是以溪流自然资源和水利工程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小规模水旅游,对场地特色缺乏考虑,简单套用“模板”,在风貌、内容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如:横坦鱼鳞坝、横溪头网红坝、龙滩天然泳场均只停留在“游泳、戏水”的低层次游玩体验,难以真正吸引和留住游客。反观,同样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安吉鄣吴镇、山川乡、天子湖镇等,通过整合盘活水资源推出一系列涉水产品,打造一系列“复合型”高质量玩水路线,如:荣耀天空之城旅游度假区、鄣吴纯氧“6+1”漂流项目、上墅刘家塘村星潮营地玻璃滑道等,其中鄣吴纯氧“6+1”漂流项目每年能为区域内六个村带来约150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3水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落后。大荆片区旅游配套设施较为落后,服务质量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现有上档次民宿如温泉酒店、慢方舍、散水等,以及一些零星的私人旅社、民宿,但总床位量不大,接待能力完全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散客交通不便利,公交班次不够,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缺乏或过于简陋,自驾游到一定交通流量时,就存在停车难、停车乱、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另外,由当地村民经营的旅游项目难以提供专业和周到的服务,比如夏季较多邻县黄岩、温岭等地的游客到仙溪、龙西游玩,每天下午到傍晚时段,中庄村到横溪头方向沿线就会排起堵车长龙,且河滩周边洗手间、盥洗室等设施配备不足,诸多游客反馈游玩体验感不佳。

(三)项目设计包装特色不突出,水旅游吸引力不足

1水旅游文化内涵不突出。大荆片区流域有很多人文景观,但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中,这些人文景观、乡村民俗文化等未能深度融入,难以彰显历史的文化特色。如,李孝光的《石屏观耕》等当地古代名人题咏未能注入河道景观或水旅游项目中;石门潭为“雁山十景”之一,素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然而缺乏文化推广宣传,近些年很少有外地游客游览石门潭景区。又如,乐清本地都鲜有人知的北阁黉渠,拥有独特的农耕、水利和治水文化,距今至少有600年历史,其文化内涵却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直至去年刚入选浙江省首批重要水利工程遗产名录,但还未能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反观丽水市古堰画乡的通济堰,其在2014年成功申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正是有了这张金名片的助力而名声大噪,为古堰村和大港头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2水旅游产品间互动不强。大荆片区当前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大荆片区流域内基本是小规模、低层次水旅游,缺乏水上运动、水上娱乐项目等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水旅游项目。如:龙西溪流经的“飞拉达”通过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在今年成功“出圈”,吸引全国各地青年前来体验打卡,但周边尚无能承接青年群体游玩的第二场景,对旅游“过夜经济”没有实质性的拉动。拍摄过“神雕侠侣”的显胜门事实上距离“飞拉达”不到三公里,悬瀑从六七十米高的崖端飞泻而下的散水崖距离“飞拉达”不到七公里,秘境石斛谷就位于“飞拉达”对面,未能携手留住游客。反观,同在自媒体平台上爆火的文成“百丈”接住了流量,从官方平台的24小时慢直播,邀请网红来“安利”,提供“约包车+包门票+约拍”等服务,节假日开展穿越明“潮”场景演艺、百丈侠客行活动等活动,持续性迎来年轻游客打卡并留宿消费。此外,大荆片区内的雁北国际文化商业中心、雁荡山谷里度假社区、卢氏庄园等重点项目早早宣传却一直未落地。

3水旅游资源未形成合力。大荆片区湖泊、河流、瀑布、温泉旅游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协调与联合推广,片区内各乡镇还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少统筹协调做片区水旅游整体规划的专班或者主管部门,即使大荆、龙西、仙溪、智仁等乡镇近几年在景点的开发打造、人文资源挖掘等方面都有尝试,但各乡镇对旅游产品设计、线路规划和宣传都没有统筹联动,游客没有途径得到很好的旅游资讯和服务,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缺乏系统化,游客来雁荡及周边旅游停留时间较短,过夜游比重不高。此外,以及片区内部山水资源也相互独立,缺少将山水融合的旅游项目,导致整体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未能充分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一)系统谋划布局,全面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1科学编制专项规划。明确牵头部门,制定水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修编大荆片区流域防洪及水资源规划,把握水利设施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定位,打造片区流域沿线景观。如:大荆溪上游河段以维持原生态为主,不进行人工干预,保持自然风貌;过村镇河段,以修复控制为主,禁止侵占溪流岸线违章建设,打造慢行系统、建设文化景观设施等;在溪床治理中,要防止透水层、滞水层被破坏。另外,以大荆溪为主线,突出大荆片区水资源的结构优势,贯彻全域旅游的理念,明确具体开发范围、差异化设置休闲水旅游项目等,推动大荆片区“水经济”发展。

2.科学做好龙西水库前期工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展龙西水库前期工作,尤其是要充分评估水库对大荆流域的生态影响,补齐大荆溪防洪短板,提高大荆片区的防洪能力,满足枯水期大荆溪下游生态径流。严格制定水库水质标准,科学设定水库库容,发挥防洪、供水、生态、发电、旅游等多重作用,满足大荆片区未来文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实施“读画雁山”EOD项目。“诗画雁山”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作为全省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大荆片区流域以水筑业·自然感知目的地的定位,通过水上水岸空间呈现山水与产业魅力。用系统性思维去保护性治理大荆片区的溪流,充分进行实地调研,科学论证仙溪漂流、奇SHOW石门潭、仙溪段滨水空间串联等重要节点设计,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游玩的刺激性和趣味性。

(二)加强溪流治理,持续推动水生态环境改善

1规范涉水工程建设合理性审查。对拟建的涉水工程建设进行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估,一方面,制定或完善相关政策,对现存的滩林地、河漫地带明确保护范围和措施,禁止毁林和侵占。另一方面,要对堰坝建设采取审慎态度,非必要的不建设,不得以毁坏周边溪林地为代价,堰坝加固改造时要提供鱼道等水生动物洄游通道,特别是石门潭到入海口的三条堰坝要增设鱼道,堰坝型态要融入周边环境,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也要满足水旅游景观的要求。

2打好污染源防治攻坚战。大荆片区各乡镇要结合沿溪村庄整治建设,制订计划推进污染源防治。要实施管网普查,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对老化、破损、错接、混接的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强化农村垃圾收集处置、环境卫生管理,禁止往水域和滩地倾倒垃圾,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户收、村集、镇运的垃圾清运体系。结合“河长制”工作,执法部门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污水直排入溪,及时监测预警水质变化。

3加大溪流环境保护力度。要对已经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溪流进行生态修复,如清理河道垃圾、恢复植被、重建湿地系统等,以恢复其自我净化和生态服务功能溪流周边地区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业活动对溪流生态的负面影响。通过环保志愿者行动等形式,加强对沿溪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最终实现零垃圾入溪

(三)挖掘特色资源,全力打造水旅游文旅品牌

1.整合特色资源,打造雁北风情旅游区。建议由雁荡山管委会牵头,组织资规、水利、文广旅体、市场监管及所在乡镇等相关单位进行规划布局、品质建设、服务质量等环节综合管控。如:利用诗画山水资源,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办学,整合上山村艺术写生基地和仙溪摄影小镇,在龙溪村建设中国美术学院雁荡山艺术学院或者艺术创作基地;整合龙西空中走廊、中高山游线、户外运动、溪谷探险和仙溪大堂度假社区、卢氏庄园、探险漂流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雁北国家级旅游(康养)度假区,孵化出“玩水+休闲”新文旅消费场景;依托铁枫堂文创园、双溪书院、南牌楼群等资源,打造雁北国际研学旅行基地。

2.挖掘人文资源,做好文化旅游文章。全面挖掘大荆片区流域历史、人文元素,展示上山面和铁皮枫斗加工技艺等非遗项目,充分运用谢灵运、沈括等“名人效应”,实施艺术改造,形成可视、可听、可参与的内容,并与水旅游项目开发、滨水景观打造相结合,形成富有区域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水文化。如:挖掘仙溪北黉渠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北古民居,展示水利与治水文化,黉渠如能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则意义重大,应全力推进申遗工作;挖掘石门潭的人文故事,将徐霞客、李孝光等名人故事,融入各景点中,举办摄影节等文化活动,结合奇SHOW石门潭,打造极具辨识度的滨水地标。

3.依托河湖资源,集聚各类新型业态。招引专业的文旅运营团队,深度融合山水景观、民俗风情、美食美宿、古村古镇等文旅资源,以显胜门、石斛谷、南北、铁定溜溜、大堂谷里度假区等为旅游目的地,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功能分区布局。多元业态交融围“水”而聚,在现有滨水公园或溪滩地的基础上,完善旅游驿站、路标路牌,打造集露营、避暑、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景点,如蔗湖滩、南溪柳蓬等,可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音乐节等活动。依托石斛小镇,将横溪头滨水区与石斛街有机融合,将双峰溪两岸铁枫堂、千斛雪等企业打造沉浸式工业文旅运营生态,铁皮石斛一二三产融合特色观光带,扩大石斛小镇的影响力。原雁荡山啤酒厂西侧有40亩滨水滩地公园,可借鉴青岛时光海岸啤酒花园、上海力波啤酒案例招引企业将闲置厂区打造“啤酒+”生活体验MALL,融合啤酒文化与时尚元素,集精酿工坊、高端度假酒店等业态于一体,提供一站式“啤酒+”新体验。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