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市政协2024年度工作安排,4-8月,由市政协主席陈向东和副主席蔡胜才、肖磊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等形式,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乐清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光伏、风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乐清市政府编制了《乐清市新能源产业规划(2023-2027)》,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招引等多项措施,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23年我市实现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622.57亿元,占温州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的41.19%,稳居温州首位。从细分领域看,我市在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均有布局,如光伏行业集聚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在太阳能支架、逆变器等光伏中后端输、变电部分已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二是企业主体持续活跃。2023年,我市纳入统计的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企业20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2家,10亿元以上12家,形成了以正泰太阳能、意华新能源、贝良风能、时代兰普、高企氢能等龙头企业引领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三是平台服务不断优化。落地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提供新能源产品质量可靠性检测及技术服务;建成投用覆盖智能电气EMC特性实验能力的专业实验室,填补我市相关专业机构空白;签约西安交通大学雁荡山研究院,将补充新能源关键装备实验室等专业平台等。整合行业协会资源,成立乐清市新能源产业联盟,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产业体系建设偏慢,补链强链仍需加强
1.产业链不完整,基础产业发展滞后。在一些关键供应链环节上存在断点,影响了产业整体效率。如新材料方面,缺乏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永磁等关键材料制造企业,一些优质基础材料如银浆等都高度依赖外地甚至国外。产业链完整性仍显不足,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以电气连接零部件制造为主,多数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域仍处于空白,更没有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闭环产业链。同时,新能源企业必需的高精度焊接、高端表面处理、压铸、热处理等工业基础产业较为薄弱。如我市表面处理工艺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经开区某新能源企业曾尝试在本地进行产品表面处理,但废品率高达30%,最后只能将产品运往宁波、深圳等地加工,增加了物流成本。
2.产业和资源协同不够,整合能力待提升。面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未能有效整合市内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如我市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60多家(含一级配套供应商20多家),这些企业分布在14个乡镇(街道)及功能区,产业发展相对离散,缺乏统一的资源整合平台,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同时,乐清与周边兄弟县市区的资源协同机制不完善,未能在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协作配套、资源合作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难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本地化应用场景建设滞后,制约产业拓展。本地化应用场景的建设未跟上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导致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示范效果有限。如,我市有生产制氢设备的企业,该企业也一直有意向建设用氢场景,但目前未有实质性进展;同时,乐清经济开发区的氢气用能企业有30余家,而本地没有氢气供应,企业多从台州等地购买,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此外,我市一些企业在探索建设智能微电网应用,遇到了是否可以“隔墙送电”等技术规范、政策体系问题等,影响了微电网建设应用的推广。
4.招商精准度不够,引入的关键性企业偏少。我市新能源产业招商的精准度、力度、政策等,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难以吸引与产业链相关的关键性企业,补链强链的效果不明显。如,我市约有500家从事充电桩或相关配件生产的企业,但能生产充电桩充电模块、电源、主板、屏幕等核心部件的企业却很少;我市是低压电气柜体的生产基地,但是能生产储能柜体的企业几乎没有。目前招引这些的关键性企业到我市落地还比较少,招商方法和方式仍有待完善。
(二)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能力不强
1.产业“含金量”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我市新能源产业虽然涉及板块很多,但总体“含金量”不高,很多分支产业缺少大型集团和头部企业。除意华新能源、正泰太阳能科技等少数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上具有一定行业地位外,其他新能源企业大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难以掌握话语权。如,风电产业规上企业仅3家,占比新能源企业总数2%,目前仅华仪风能、贝良风能等个别企业专注于风能原动设备制造;氢能领域也只有高企氢能等零星规上企业。同时,产品方面仍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制造,且高端产品占比少,整体附加值不高。如,我市低压电子连接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部分企业在高压、软连接器等高端产品的设计、生产方面有所布局,但具有行业话语权和知名度的企业仍比较少;节能装备主要集中在电机等少数领域,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2.新能源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不够,产业升级仍需强化。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传统电气、电子企业逐步向新能源转型,并在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赛道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整体来说产业融合度仍然不高。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约有近200家规上传统电气企业涉足新能源领域,约占规上电气企业的18%,占比虽然在逐年攀升,但总体上还是偏低的。同时,中小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多数仍停留在传统业务上,对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缺乏兴趣和动力。从产业融合深度来说,大都还停留在表面,如简单的产品配套或技术合作,缺乏深层次的技术融合、市场共享和战略协同,尽管有企业开始尝试将新能源技术融入传统电气产品中,如光伏逆变器与智能电网的结合等,但这种技术融合的创新案例仍较少,且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此外,产业融合的范围也有限,主要集中在光伏、储能等少数领域或产品上,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融合生态。
3.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制约市场话语权提升。据统计,截至2023年,乐清全市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6项、国家标准791项、行业标准379项、“浙江制造”标准149项。其中,断路器、继电器等传统低压电器分支产业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少则数十项、多则上百。新能源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但技术发展快,目前是标准快速建立的阶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市新能源企业没有很好地抓住机遇参与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工作有待加强引导和支持。以连接器产业为例,我市累计参与修订连接器国家标准3项,制定“浙江制造”标准2项,数量相对偏少。调研中,大多数新能源企业也反映目前尚未考虑开展标准化相关工作。
4.出口偏少,国际知名度不高。2023年,我市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占温州41.19%,居温州首位。但是,我市外贸出口总额仅占温州的12.6%,排在龙湾、鹿城、瑞安之后,其中新能源产品出口占比亦比较低。目前,我市新能源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但在国际市场上,这些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以光伏组件为例,虽然正泰新能乐清基地的光伏组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销售,2024年一季度出口额超6000万元,但与行业内的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制约新能源产品出海的原因,除产品本身质量外,还包括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相对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策略和营销手段等。
(三)研发能力不强,创新突破成效不足
1.研发投入不足,缺乏产业先进技术。我市新能源企业创新多属于渐进性、改良式创新,突破性和颠覆性创新少,“重模仿、重引进、轻开发”现象普遍。2022年我市新能源产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大概在2.5%-4%之间,其平均水平只比全市的3.01%略高一点。新能源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的R&D经费投入强度显然不够,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的平均专利数量约为30个,其中发明专利数量约为2个,与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占比偏少;风电产业尤其是海上风电,缺少从关键核心设备制造到风电运营的技术储备。新能源和新材料融合创新方面,企业研发重点还是在工艺改进上,对复合材料研究较少,如铜铝合金及复合材料、以PVC为基础的新型复合绝缘材料等,缺少原创性突破。
2.公共研发平台作用发挥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我市虽然拥有科技孵化创业中心、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等诸多公共研发创新平台,但其中除了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为新能源产品提供相关检测服务外,大多数平台未能针对新能源产业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科技成果有效转换为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的能力仍显不足,甚至部分平台还停留在初级的免租减租功能上。此外,类似于新能源直流电器的打分断及过零与仿真等高新技术的试验室测试平台也还没有。
3.营销模式创新滞后,市场拓展能力不足。我市新能源产品销售模式与传统的电气等产品类似,仍然高度依赖线下渠道,如传统的经销商和代理商网络、门店销售、展会销售等。虽然部分企业开始尝试线上销售,但整体占比较少,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调研时走访的16家企业也绝大多数采取线下销售模式。一些新能源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导致营销策略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使得企业在市场变化中反应速度较慢,难以快速抓住市场机遇。此外,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网络覆盖不全。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收到的关于新能源产品的投诉和反馈中,不乏关于售后服务响应慢、处理效率低等问题的投诉。
(四)要素支撑不足,政策扶持有待优化
1.专项扶持政策缺乏,土地保障能力有限。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专门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很少,目前仅在《乐清市若干产业政策清单》(乐政发〔2024〕6号)文件中发现,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补助方面有针对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更高的补助比例和更低的补助门槛,而大多数新能源企业已享受的一些政策基本都是普适性的。土地供应方面,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三类工业用地(M3),在“数据得地”试点等方面也无具体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中也有一些企业反映快速扩张期时的生产用房难以保障。
2.融资难成本高,专业人才短缺。金融方面,由于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结果不确定,投资风险较大,许多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时持谨慎态度,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较高。目前我市缺乏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专项贷款政策、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也制约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人才方面,新能源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研发人员短缺,本地化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工人学历不高,中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人才队伍呈现盈缺两极化结构性矛盾趋势。
3.标准规范不明朗,影响新能源产品推广应用。当前,一些新能源产品在生产和应用时缺乏明确的相关标准规范,制约了产品的快速推广。如储能设备生产和应用方面,企业在生产储能设备时需要进行充放电调试,但调试时涉及的消防、电网并网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或指导意见;电化学储能微电站(功率500千瓦以下)不需要办理消防备案抽查手续,但建设标准和运营模式不明朗,且现行“包月式”用电与储能之间存在矛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
1.迭代提升基础产业,完善壮大产业链条。重点谋划、大力推进基础产业提升,重点支持表面处理、热处理、精密模具、塑料制品等重点行业,改进升级生产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密度,加快提升与新能源产业的配套水平。如表面处理行业,引导乐清环保产业园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同时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与园区内企业合作投建生产线、自建高端表面处理生产线、收并购现有电镀企业股权等方式,提升表面处理工艺水平,满足高端需求。根据新能源产业补链强链需要,大力引导本地企业转入新能源赛道,重点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系统构建光伏、风电、氢能、储能、充电桩等细分领域整零协同创新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2.加强域内外产业和资源协同,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有效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集聚。如高压连接器产业,可依托八达、力达、人禾等链主企业,积极培育招引上下游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链集聚区。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依托乐清新能源产业联盟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对内实现信息共享,实施供应链合作和创新协同,带动区域全产业链能级提升和创新升级。积极推动与周边兄弟县市的资源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乐清的新能源产业与周边县市的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相关产业形成互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建议在温州海经区建设新能源产业园,与乐清的新能源产业相配套,也可引进相关乐清企业入驻产业园;加强与洞头区合作,利用其M3用地,引导相关企业前往建设氢能应用基地、高端电镀园区等。
3.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新能源应用示范区。立足产业特点,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能源项目,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探索建设微电网示范产业园区,以乐清湾港区、滨江新区等区域为载体,整合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鼓励我市能源管理企业参与园区运营,优化风光储联合运行、实现新能源的就地消纳,并以此为样本向全省、全国推广。克服制约条件,尝试在经济开发区建设加氢站,为用氢企业提供便捷的氢气供应,同时也为生产制氢设备的企业开发应用场景,推动完善氢能产业链。
4.聚焦补链强链,提升招商精准度。全面梳理我市新能源产业各板块、各链条的薄弱环节和缺失的关键环节,明确需要引进的关键性企业类型,包括行业领军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等,以此精准制作产业链招商“鱼骨图”,按图索骥、精准出击。重点招引光伏、风电、储能、氢能、充电桩等五大领域中附加值高、技术领先的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能源智能管理等产品,助推我市新能源产业提能升级。深化“一把手”招商、驻点招商、“敲门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招商政策,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二)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切实提升竞争力
1.培育重点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制定“一企一策”培育计划,大力引导本地企业加速切入新能源赛道,力争在企业能级上取得新突破。聚焦新能源产业关键领域,加快挖掘一批优质后备企业,在协同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育、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高,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细分行业、细分市场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发展和扶持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新能源产业。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的电子连接器产业,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核心技术攻坚、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等,引导电子连接器产业更多地向高压、大电流、软连接等方向发展,支持其发展壮大、走向高端。此外,积极谋划建立新能源企业孵化器,持续孵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为产业生态注入持久活力。
2.做好产业融合文章,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新能源产业应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市场需求引导等方式,与传统的电气、电子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乐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助于新能源产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如,智能微电网建设与我市电气产业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与西交大雁荡山电气研究院、新能源产业联盟等合作,推进与我市电气产业密切相关的保护控制、交直流混合配电、电力电子等微电网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设备升级,既优化风光储联合运行、实现新能源的就地消纳,又推动我市电气产业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我市传统电气、电子等企业将研发重心转向新能源领域,开发适配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新产品。推动电气、电子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如天正电气与储能企业合作,推出适应分布式电源发展的直流产品等。另外,因新能源产业技术革新快,行业内卷也较为严重,光伏、储能等均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我市企业在进入相关赛道时要慎重选择,做好风险规避。
3.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提升话语权。通过官方网站、政策发布、行业会议等多种渠道,大力向企业宣传参与标准制定的意义、好处及成功案例,提升企业的认识度和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在新能源分领域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的企业,如我市几家生产高压连接器的企业,应积极引导和支持这些企业抢抓机遇参与标准制定。同时,建立用好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标准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为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为企业讲解标准制定的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能力等。
4.多措并举,助力新能源产品“走出去”。借助中国电器文化节、RCEP电气行业合作委员会、国际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等交流平台,深度参与新能源产业国际国内合作,打通本地企业与全球产业链的对接渠道,提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通过政策倾斜,助力打造乐清新能源品牌。如,加大新能源企业参加广交会的参展资源倾斜,联合新能源企业集体出海共同办展等;针对线上广告、展会特装、海外门店广告等附加值较高的推广方式给予一定补助,推动企业加大广告投入,提升企业出口品牌形象。积极为企业对接国外商会、侨商会以及国外政府部门等,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对接合作资源,并推介我市优秀企业和新能源产品。
(三)优化科创生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1.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引导新能源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提高R&D经费占比,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突破相关产业核心技术,也助推传统电气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如,积极引导优质新能源零部件企业通过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增强零部件集成化、模块化水平,并成长壮大为“链主”企业。支持新能源企业建设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或重点实验室等,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学习和自主创新,形成企业自身的创新成果储备。此外,加强新能源和新材料融合创新,如推动铜改铝、铜箔软连接、PVC复合新型绝缘材料等方面的研发生产;强化复合材料研究,特别是以铜、铝为基础的合金及复合材料,形成轻量、高导电和高散热的传输新材料等。
2.加快推进产业公共平台建设,提供优质科创服务。现有的科技孵化创业中心、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等公共平台,应重点针对新能源企业的孵化、创新等予以支持倾斜。依托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并有效发挥西交大雁荡山研究院、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等新能源研究院作用,形成以赛宝(东南)实验室为核心的科创平台体系,进一步加大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突破阻碍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深入实施大孵化集群战略,大力建设新能源领域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等服务机构,支持企业与高校协同开展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科创成果转化能力和效率。
3.创新营销模式,以多元化策略拓宽市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市新能源企业应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市场覆盖率和销售效率。积极探索营销模式创新,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方案式销售),以储能企业为例,不仅销售储能电池、电站等硬件产品,还提供完整的储能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方案设计、产品选型、安装调试到后期运维的一站式服务;针对部分客户资金紧张或运维能力不足的情况,储能企业可以提供储能系统的租赁与运营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展数字化营销,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此外,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客户粘性和忠诚度。
(四)强化要素保障,精准优化扶持政策
1.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优化土地要素供给。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市当前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配套一些专项扶持政策,通过适当的优先和倾斜,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可以参考借鉴国内一些县市的做法,以嘉善县为例,该县出台了《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包含了多项针对新能源产业的惠企政策。如,对电池年供货量首次达到3GWh(每增加3GWh)的生产企业,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奖励;对于新建装机容量1MW及以上并纳入县级电力负荷管控管理中心统一调控的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等。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用足用好“数据得地”快速供地机制,为优质新能源企业优先供地;对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新能源企业,提供合适的厂房更符合企业需求,从“数据得地”到“数据得房”,更精准地帮助企业。
2.深化金融赋能与人才驱动,强化核心要素支撑。金融要素方面,以“政府主导、第三方筹建”模式,多方筹措多元协同,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贷款贴息,如设立电力电子产业子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在电力电子技术及充电模块、逆变器、变流器等产品研发上的投入;通过政府增信,建立企业风险补偿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产业投资。人才要素方面,构建新能源领域专家智库,定期对产业发展进行评估、为企业发展破解难题;开设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新能源领域学科,强化产业人才定向培育;支持新能源企业与温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建新能源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3.完善标准规范,加快新能源产品推广应用。针对新能源项目和产品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碰到的政策制约、标准和规范缺失等问题,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代表和专家等,共同谋划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涵盖新能源产品的生产、测试、应用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符合相关政策、安全等要求;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机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快储能、微电网等新能源项目布局。如储能应用方面,出台更加明确、更具指导性的储能项目建设规范标准和审批流程等,并通过经信等部门的渠道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此外,深入实施新能源项目“一件事”改革,加快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项目审批验收流程,助力新能源产品快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