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我市乡愁文化留存和传承的调查报告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4年12月27日】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乡愁这个话题,他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在工业化、城市化大背景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乡村特征明显的景物景观被铲除,乡愁的物质基础逐渐消失;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和理性化,文化个性逐步消弭,家庭家族的稳定结构受到强烈冲击,乡愁的思想基础也逐步弱化。而乡愁往往能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和安慰。为了解我市乡愁文化留存和传承的基本状况,延续我市城市根脉,3-6月份,由市政协副主席汤建鹏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走访文化遗产管理部门、部分乡镇街道、部分家风家训传承基地和相关文化社团,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乡愁文化留存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乡愁文化的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历史上少有的人口大流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而作为人多地少的乐清尤甚。当下,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许多人的心理共鸣,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思想寄托问题。所谓乡愁,现在普遍的解释为,乡愁是植根于人们心中的情感,是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回忆和期盼。所谓乡愁文化,柯龙瑞先生的观点比较完整,他认为乡愁文化是以乡土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以民风、民俗、民情、饮食、宗祠为线索,以回忆为手段,集自然、人文、社会、心理于一体的复杂文化现象。乡愁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人们保持对家乡的情感联系,同时也能促进人们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我市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文人贤士世代迭出,四方文化和谐融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承载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朴素感情,形成了具有“坚韧不拔、豪迈豁达”的乐清特色文化性格。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截至2023年,乐清有人类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19项,温州市级非遗项目108项,乐清市级非遗项目165项。有“三普”登录文物66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这些文物见证了乐清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乡贤文化独具特色。乐清名人资源丰富,南宋温州第一个状元王十朋、火器专家赵士祯、国学大师南怀瑾等等,涉及各个时代各个领域。时下,有10多万乐清人活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万乐清人在全国各地奋斗打拼,共同铸就了“天下乐清人”这块金字招牌。家风家训传承有序。我市有姓氏1349个,作为家风家训传承主要阵地的宗祠数量达800多个,这是凝聚乡愁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特色方言乡音醇厚。乐清方言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部分保留了秦汉时期的古音,堪称是“历史的活化石”,是维系乡愁的重要情感纽带之一。地名文化别具一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乐清形成了众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名,其中山海地名、宗教地名、宗族地名三种类型数量最多,构成了乐清地名类型的显著特色。舌尖味道记忆深刻。乐清传统美食丰富多彩,每一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味,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乐清人的记忆,是广大在外游子忘不掉的“家乡味”。诸如此类,构成了乐清人乡愁文化的“四梁八柱”。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愁文化建设,把它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相关机构和民间人士在保护乡愁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乡愁文化的留存和传承。

(一)人际关系逐步疏离

过去,乡村的婚姻半径往往不超过15里,家人及主要亲戚朋友,基本上都住在方圆几十里路的范围之内,隔三岔五都会见面,显得人情味特浓。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心理距离却变远了,“人情味”逐渐淡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成员关系疏远。由于各种原因的征地拆迁,抑或先富起来的人们涌入城市居住,房价不断推高,人们选择了集约化居住,脱离了故乡故土。一些父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不得不长时间离家工作,这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导致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宗亲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二是邻里关系变得淡漠。在传统“熟人社会”中,邻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助关系。如今由于人口的大量高频流动,“陌生人社会”快速构建,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日渐疏离。人们往往只守住“门内世界”,不太熟悉自己住在隔壁的邻居,对于邻里的关注关怀也越来越少,出现了“近邻不相问,对面不相识”的现象,美好的邻里守望土崩瓦解。三是朋友关系逐步失真。快节奏生活和过度物化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工作和经济利益,社交活动方式单一,社交时间逐渐减少。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等途径与朋友保持联系,缺乏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导致了交朋友的进益和互助功能丧失,交友的真诚与信任丢失。四是社交关系走向隔离。人们因为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普遍表现出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人们普遍面临匿名化的社交状态,容易出现“社交隔离”。由于人情人际关系的疏离,外出游子只能把思想更加寄托于乡愁上。

(二)村落特征逐步消失

所谓村落特征是指村名、宗祠、景观等要素,近年来,这些要素也在加快变化或消失。一是地名更改随意。乡村记忆中地理标识是乡愁的重要载体。2019年我市依上级要求实施村规模调整,很多富有地理标识、历史符号明显的村名被有关机构随意变更,而相关机构新起村名既不能体现当地历史底蕴,也没有体现地理标识,不知所云,民间甚显无奈,而对外出游子来说,连村名都没了,何来乡愁?如上来桥、黄七甲、吕庄3个村改名为柳江村,峡门村是一个地理标识功能很强、历史悠久的村落,该村与新光村合并后改为新东村,让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如三里村、马仁桥村、云岭村等有地理标识意义的村名,都已不复存在。二是村落标志性景观消失。村口的老树、小河、牌坊、埠头等都是记录乡愁的文化要素,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这些具有历史沉淀和承载记忆的景观逐渐消失,更不要说城郊村整村拆除。如曾是全省人口第一村的南岸村、和其临近的南草村,都已消失无踪;百岱村作为城区唯一一个畲族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景观,也在城中村拆迁中一并消失;随着百年老街通井街的拆除,也再看不到昔日街上打铁、弹棉花等手工艺产业集聚的情景。三是历史建筑保护不力。长期以来,一些承载着历史沧桑和延续着商埠文化的老街和老房子被推倒了,一些老建筑也被铲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火柴盒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如乐成、虹桥、柳市、大荆、磐石等镇街原来都有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大都已经面目全非。而在我市农村,古民居古院落大多数也在近二三十年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七零八落的各式建筑。如,城南街道南岸村清代的特色历史建筑食堂屋、清代武进士叶穿杨的故居等,皆已消失。四是宗祠功能用途改变。宗祠是个大学堂,不仅是一个祭祀祖先、寻根问祖与家族管理的场所,更是宣讲学教礼法的课堂、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家族的法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据不完全统计,全市800多个宗祠中70%以上的宗祠建筑用于出租,经济发达地区的宗祠建筑功能移用占比更是高达95%以上,如乐成街道的某宗祠,重建后用于宗祠功能的面积仅占三分之一,功能区的移用大大的削弱了物质文化载体的使用功效。

(三)传统习俗逐渐异化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曲解和异化。一是文化认同日趋变化。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度降低,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来决定生活方式和行为。如,传承悠久的族规家训,是先祖、古人智慧经验的结晶,并且其内容大多以正向引导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思想,警示后人勤勉立志、修身齐家。但不少年轻人认为“族规家训”之类的东西,是一种思根钢印、文化糟粕。某些传统文化也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因其“时尚”的一面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而我国传统的“四季八节”却鲜少有人知晓。我们随机对100名本地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的人可以将乐清的“四季八节”讲全,而在这28%的人群中,仅有7%的人知晓“四季八节”的文化内涵。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年轻人基本不知宗祠为何物,或者知晓但从未去过;清明时节已经出现年轻人在网上祭祖而不去现场上坟的行为。二是文化内涵慢慢忘却。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传统的节日习俗被遗忘,如元宵节燃灯放焰、端午节喝雄黄酒、重阳节亲友团聚登高等,而保留下来的吃元宵、吃粽子等习俗,仅仅使传统节日变成了美食节,年轻人并不知晓传统节日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风俗礼仪。以乐清春节习俗为例,大年初一清早起来燃放双声爆竹三个,或兼放百子爆一串,俗称“开门炮”,表示迎接新年;初一不出本地探亲访友;晚辈依序向家中长辈拜年,成年人还去向本村的旁系长辈拜年等,这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年轻一代中已大部分被摒弃,逐渐被亲朋聚会、外出旅游等活动替代。三是民俗活动日益式微。表演艺术是我市民间节庆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清的民俗表演活动品种繁多,充分体现了乐清海洋文化的内涵,但因许多民俗文化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文革期间有很多表演形式因“破四旧”而失传,如大荆的烟筒舞等。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界对一批濒临灭绝的民间表演艺术进行挖掘加工及展示,但长期挖掘加工展演、传承仍存在诸多困难。四是乐清方言逐渐消逝。乐清的不少方言俚语,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和普通话的普及,已经很少被提及,即使会说方言的年轻人,也很少能用纯正的发音来地道表达,少年儿童更是听不懂也不会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场景将会随之消逝。即使是相关媒体的方言节目,也只是普通话翻译成书面乐清土话,不会讲乐清俚语,缺乏“乐清味”。

(四)舌尖味道记忆逐步淡化

与乐清文化相随相生的“乐清味道”,不仅包容了乐清东西乡的美食和饮食习惯,也糅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智慧和技巧,掺杂了乐清人骨子里流淌和潜移默化的绵厚情感与精神气韵。这些传统美食,往往能引起返乡客、游子的强烈思乡之情。但随着人口的流动和文化的碰撞,餐饮文化也在乐清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西餐及川菜、湘菜、赣菜、东北菜等在乐清遍地开花,再经过改良,与本土饮食文化发生融合。另一方面,原有的乐清餐饮传统特色正在改变,对过去饮食的记忆慢慢流失。如乐清传统镬淋、焦,现在已基本见不到了,年轻一代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又如乐清传统酒席上的炸虾、白披、烤鱼等乐清菜,现在也很少有人会烹调,只留存在记忆当中了。麦拓镬、内糖饼,这些上辈人小时候最常吃的小吃,现在是跑遍全城也买不到了。而一些仍然受大众欢迎的乐清美食,如灯盏糕,经过改良,它的馅料不再只有白萝卜丝,还添加了肉、蛋、海鲜等食材,也找不到记忆中传统淳朴的乐清味了。

(五)内外乐清人的情感维系逐步弱化

乐清现有侨胞6.3万人,其中海外华侨2.7万人、留学人员4千人,分布在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香港等57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2.2万人、留学人员眷属1万人。同时,乐清约有4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建有异地商会31家。这两个群体虽远离故乡,但对家乡比任何人要更加关心,离乡越久,离乡越远,乡愁越浓。近年来,乐清各地的新乡贤会陆续成立,并发挥了一定的团结凝聚、共建家乡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联系不够广泛。目前政府相关机构与在外游子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商会和同乡会的渠道,但仅仅与主要人员联系比较紧密,而与普通成员以及未加入商会或同乡会的精英分子,未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对在外人员的思想状况和情感动态掌握不及时,很多诉求被忽视甚至无视。二是重个人奉献缺人文关怀。以华侨为例,许多华侨非常重视家乡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但这些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参与度却非常低,也没有相关机构与他们以及家属形成互动。而在一些重大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坟墓迁移问题时,对在外人员的祖辈坟墓,仅稍作调查了事,常常作为无主坟处置,出现了一些在外游子返乡祭祖时,陷入找不到祖坟的窘境。有些机构只有在家乡遇到灾难和重大困难时,向在外乐清人提出支援的要求,平时甚少联系联络外出游子。三是乡贤定位不够准确。我市一些地方提出的乡贤的内涵不够丰富,画像不够准确,“德能勤绩廉”评价不够全面,只参考义乌等地的界定办法,导致进入“乡贤库”的基本都是制造业企业家,从事农业、服务业的非常少,这些乡贤对他人的道德提升和干事创业的方向引导不够。与此同时,对乡贤的宣传深度不够和宣传方式单一,如乐清融媒体推出的《天下乐清人》专题,广受好评,但仅仅完成12期人物专访后就因故停办。聚贤暖贤用贤方面仍有欠缺,特别是一些在乐清孵化培育成功的“明日之星”企业,却由于不同原因选择外迁。

三、几点建议

开展对乡愁文化的存留和传承调研,目的是为了使外出游子留住那份对家乡、对亲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和记忆。相关机构要积极畅想内外乐清人团结一致,共建家园的美好图景,而前提是构建内外乐清人的血肉联系,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为乐清的持续向好发展贡献力量。

(一)坚守根脉,乡书有处达

一是守住乡土文化根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以乡愁记忆为载体,合理规划代表传统乡间特色的房屋建筑、树木景致。首先,注重保护那些留存至今、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民居、古建筑、古牌坊,让原本历史记忆浓厚的乡土建筑、历史原物依旧绽放光彩,留住千百年来的乡土情感与脉脉温情。其次,积极挖掘原乡、原味、原生、原貌的乡愁元素,构建乡村博物馆、民俗馆等现代空间形态,进一步展示乡村文化。二是重视地名保护和传承。对优化调整后具有很强地理标识功能的地名进行有效恢复或标识。加强地名文化数字建设,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地名文化资源全面、真实地记录和保存。推广地名二维码应用,使公众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获取地名的全部信息,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播和利用。充分利用地名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地名文化的融入和展示,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三是正视家风家训的传承。弘扬宗祠在育人礼法中的作用,积极利用宗祠忠孝文化培育年轻一代的家国情怀,通过设立展示区、举办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把家风家训融入日常生活,更好传承家风家训,弘扬家族文化,增强家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宗祠文化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新阵地,促成宗祠由单一姓氏活动空间向现代公共活动空间的转化,积极建立政社协商机制,让宗祠在保留旧有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党的建设、基层自治、文娱活动和社会组织孵化的重要阵地。建立宗祠长效保护与管理引导机制,挖掘旅游价值,以乡愁切入,依托宗祠文化,开拓旅游景点,发挥宗祠寻根价值和招商引资的作用。同时,将宗祠开放给外地同姓人员,让他们也可在同姓宗祠得到祭祀先祖,表达哀思等精神慰藉。

(二)加强保护,故园有此声

一是保护弘扬精神文化载体。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确保乡愁文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研究制定非遗人才培养规划,解决好大师级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技艺后备人员的遴选与培养等问题。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综合采集和著录,确保乡愁文化的真实性和可传承性。鼓励社会捐赠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乡愁文化的保护。二是加强乐清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挖掘盘活方言资源,对乐清方言民歌、民间故事进行搜集和整理。支持引导推广乐清方言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建设,制作乐清话广播剧、方言电视剧、小品、戏曲、歌曲、短视频等,营造具有乐清方言特色的环境。三是加强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传统美食保护名录,将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美食纳入名录中。保护美食制作过程中的传统知识,鼓励将传统技术和配方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技艺等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和保存。加强本土饮食传承人的培养,避免乐清味道、传统技艺的传承出现断档。通过打造提升乐清非遗美食街、“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乐清十碗评选等方式,传承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三)维系情感,冰心在玉壶

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都会想回家,想叶落归根。为了维系好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一是倡导完善族谱。建立族谱数据库,将相关族谱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方便公众查询和使用,了解家族成员迁徙轨迹和现状,也为寻找失联家族成员提供更多机会。充分尊重“寻根人”的意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推动跨区域合作,为“寻根人”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怀。组织“寻根人”与当地居民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情感融合。二是培育浓厚的亲情乡情。通过各类媒体平台、社区活动和教育机构,加强传统美德如孝道、友爱、互助等案例教育,如加强“温州好人”“乐清好人”等各级好人的宣传,提高社会成员对亲情关系的认识和尊重。积极宣传家庭的重要性,重建家庭和睦、亲情浓厚的家庭价值观。鼓励亲属之间加强联系,通过走访、聚会等方式增进亲缘关系,通过举办宗族家族活动,传承家风家训,增强亲属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倡导诚信交友的观念,鼓励人与人之间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鼓励和支持社区开展促进亲情关系的活动,如邻里互助、社区志愿服务等,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四)筑巢引凤,天涯倦客归

相关机构要高度重视乡愁文化的培育,加强顶层设计。一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保存和传承乡愁要素。要以第一人称和非我莫属的情怀仔细梳理乡愁要素和要件,进行数字化采集与整理,通过文字描述、图像拍摄和视频录制,记录古村落、老建筑、自然景观、传统文物、民俗活动等原始样态和历史变迁。将整理好的数据存入数据库,方便数据的检索、查询和更新。开发网站或移动应用作为乡愁数字化平台,展示乡愁文化的内容和特色,让在外游子有归属感与自豪感。二是持续修正联系游子方式,让感情回归。积极探索对外沟通联谊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凝聚起海内外血脉亲情,留住天下乐清人的“乡愁”。深入挖掘乡愁元素,如乐清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历史故事、特色美食等,设计具有乐清本土特色的纪念品、纪念封、明信片等,让在外游子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文化魅力和情感共鸣。可分别以市、乡镇街道、村级三级组织的名义,在春节及其他传统节庆日期间,通过明信片或书信的方式,向在外游子送去家乡的关怀和问候,加强他们与乐清的情感链接。与此同时,留住乡愁要有建筑的存在感,建议建立乡村宅基地银行,制定完善外出乐清人回乡建房的政策,可以探索挂牌转让。三是正确定位乡贤画像,让其主动参与家乡经济建设,推进乐清持续进步。明确乐清“新乡贤”概念,明确其内涵,以便更广泛吸引和挖掘“新乡贤”,让各行业“有德、有技、有功”的贤能人士进入乡贤组织。打造独具乐清特色的新乡贤文化,可通过继续编制《天下乐清人》等专题节目讲好我市乡贤的传奇故事,传播“温州模式”发祥地的底蕴和“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按照“适合乐清的才是最好的”招引理念,将乐清优势与市场投资热点结合,充分发挥乡贤人脉广、眼界宽、资源多的优势,经常性组织开展信息对接、招商推介、产业链接等活动,引导乡贤把高新技术、先进理念、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带回家乡,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添新助力。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