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二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重视儿童青少年体态不良问题 实施“脊正姿良”健康工程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3年02月13日】

——卢胜海、王崇锰、屠勤秧、陈会杰、苏轼、王亦权、

胡云明委员代表科学技术界别的发言

 

脊柱弯曲异常,轻则会造成脊柱变形,导致骨盆倾斜、胸廓畸形、长短腿等异常体征变化;重则会造成神经受损挤压,肢体失去正常感知能力,甚至会引起大小便异常,女性生育困难。脊柱弯曲异常具有发病较隐蔽的特性,后续干预治疗又难又贵,故前期的筛查和干预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发病率快速上升,已经和近视、心理健康一起,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发育的三大障碍。加强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于2022年底,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姿态不良”作为十大民生实事备选项目进行征询。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和姿态不良现象也较为突出。2022年市政协科技界别和市人民医院联合发起“脊正姿良”公益调研项目,对我市部分中小学生开展随机普筛,发现小学生中存在步态不良和脊柱侧弯的均占15%;初中生中有34%存在步态不良、25%存在脊柱侧弯,初中生体态异常比例较小学生大幅度升高,脊柱侧弯的患病风险不断增加。乐清市人民医院数据显示,自2019319日至202311日,因各种原因而前往该院放射科的6--15岁青少年儿童有2228人,出具放射诊断中含脊柱侧弯的有1638人。在1638人中,轻度患者占比5.3%、中度患者占比82%、重度患者占比12.7%。如1名反复眩晕的五年级小学生,内科检查颅脑CTMRI未见异常,后查颈椎X片才发现颈椎反曲、退行性改变和颈椎不稳等严重颈椎问题,超声检查又发现颈部血管流速改变,分析患儿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因脑供血不足导致眩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不到位

1筛查覆盖面不广。虽然从2022年开始,我市已将脊柱弯曲异常和姿态不良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项目,但由于学生体检筛查均由疾控中心委托属地乡镇卫生院负责,而我市从事临床业务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只500人,除要完成日常诊疗工作外,每学年还要完成近14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检筛查任务,工作量大,体检筛查存在“走过场”现象,监测覆盖面难以到位。目前,我市只对5所学校每年级2个班共1790名学生的常见病(含脊柱弯曲异常)建立监测,相对全市13.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而言覆盖面很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早期筛查,与脊柱侧弯“越早发现越好治疗”的突出特点相悖。

2筛查实际效果不佳。目前,学生体检经费仅为35/人,包含“脊柱”项目在内的十几个检查内容,经费的不足容易造成实际筛查效果差,医生往往在体检表中对脊柱侧弯仅仅是登记“有或无”这样的简单描述,对已出现不良姿态没有进行预防提醒。同时,开展体检筛查工作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没有接受专业化的脊柱知识培训,只能肉眼观察到很明显的脊柱侧弯,导致早中期的体态不良和脊柱侧弯往往被忽视。然而,等症状明显时已经迟了。

3筛查结果运用不到位。卫健局、教育局没有形成信息共享和建立协管机制,往往乡镇卫生院将属地中小学学生脊柱弯曲异常体检数据反馈给学校后就没有下文了,并没有对脊柱侧弯学生详细建档建册,反馈并追踪其治疗矫治情况。相比来看,“明眸皓齿”工程由教育局牵头负责、卫健局紧密配合,依靠有力的年度考核任务保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而当前的脊柱健康筛查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止于“筛查”。

(二)早期预防不够

1宣传普及率低。由于脊柱健康知识普及率较低,学校、家长和学生对脊柱侧弯的早期表现和预防知识了解不够,特别是对其危害性了解不够,未能及时干预。据调查问卷显示,有23%的受访者没关注脊柱健康问题,而有关注的人群大部分是从自媒体上了解相关知识,但是这些媒体宣传的内容可能过于陈旧或有失偏颇。有关职能部门还不够重视和关注,没有出台可行性防控政策和宣传推广措施,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没有发起关注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大型宣传活动。

2体育锻炼时间少。体育锻炼在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对于改善脊柱侧弯也有好处。然而,目前教育“内卷”仍在持续,埋头苦学、追求成绩还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首要目标。学校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摆在首要位置,经常增加课堂学习时间或挤兑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造成学生在校课间活动少、体育运动不积极、作业负担相对较重,加之其成长环境离不开高频使用电子产品,低头也就成了常态。

3硬件预防效果差。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了硬件改造,把全市公办学校所有学生课桌椅均更新为可调式,能根据学生实际身高调节桌椅高度,目的是防止长期低头弯腰出现脊柱弯曲异常等不良姿态。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没有告知学生可对课桌椅进行调整,甚至一些班主任为了追求视觉整齐划一,没有按个体化进行高度调节,学生和家长也没关注,可调式课桌椅形同摆设。同时,虽然2021年各大新闻媒体报道过我市已完成3.3万名中小学学生从“趴趴睡”到“躺下睡”,但因场地硬件受限,我市还有近10万名学生从早到晚“没躺过”或在教室继续“趴趴睡”,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异常。

(三)诊疗服务能力不足

1医生队伍建设薄弱。我市从事脊柱专科专业的医生队伍力量不足,全市公立医院人数不超50人。同时,因诊疗费时、收费不匹配,导致医生薪酬绩效收入低,矫正队伍也难以壮大。如在市人民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就诊的763名患儿,发现有体态不良和脊柱侧弯现象的就有220人,但能进行脊柱矫正早期治疗的患儿寥寥无几。

2诊疗技术推广力度弱。矫正脊柱弯曲异常和体态不良是关键,若能早期防控干预效果明显,但是我市在矫正脊柱推广方面力量非常薄弱,全市目前从事施罗斯脊柱矫形治疗技术的治疗师只1人,矫正技术难以推广。严重的脊柱侧弯需要手术治疗,费用高、难度大、恢复慢、远期并发症多。但是我市医疗机构专科专业技术水平薄弱,近10年来开展严重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不超过3例。此外,脊柱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尚未建立,不同科室之间的协诊能力也较薄弱。

3医疗设备欠缺。目前,除乐清市人民医院设有专门的脊柱侧弯治疗室,其他医疗单位、机构暂无相对独立隐私的治疗场地,无姿势矫正镜、巴氏球、体操棒、弹力带等专业训练基础设备。全市更无动态脊柱测量和姿势评估仪等用于精准评估、指导治疗效果的高端设备。

三、几点建议

(一)夯实“脊正姿良”的监测基础

卫健、教育部门要研究出台关于中小学学生脊柱弯曲异常姿态系统性、指导性预防文件或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具体参考指南附件《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技术要点》,编写乐清市中小学学生脊柱体检详细监测数据。建立信息共享和协管机制,动态跟踪学生脊柱弯曲异常和体态不良变化。教育部门要主动介入学生体检监测,对轻微症状给予警示提醒,尝试在我市中小学推广形体保健操进行预防,可通过考核措施来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卫健部门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脊正姿良”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性、专业化培训,使其在学生体检过程中做到科学、准确地评估。此外,财政局应提高学生体检经费和体检医师待遇,对中度以上脊柱弯曲异常免费提供X片检查。

(二)营造“脊正姿良”的良好氛围

要加强对“脊柱弯曲异常和体态不良是引发健康问题重要原因”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要通过电视、报纸、抖音、微信等多角度加大对脊柱健康相关标准和知识的科普宣教,组织专家主动进学校、社区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健康科普知识,营造社会面重视环境,以加强家长和孩子的健康意识和保护脊柱意识。各个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脊柱弯曲异常防控等相关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和知识讲座,提升师生自我护脊的意识,树立学生“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醒学生维持正确的学习姿态,充分发挥可调节课桌椅的功能,监督学生课间离座和躺下午休。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脊正姿良”问题,掌握脊柱初筛要领,以身作则督促孩子身心健康发育,从小要养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正确护脊姿势。

(三)提升“脊正姿良”的诊疗服务能力

打造乐清市“脊正姿良”公益健康联盟,整合全市公立医院现有的康复、疼痛、脊柱、骨伤等专科力量,开展线上咨询问诊以及远程会诊等服务,打通信息壁垒,推进联盟专家之间共享分析学生体检数据。加快脊柱相关的专科建设,特别是儿童生长发育专科医师“脊正姿良”的诊疗水平,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派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诊疗服务能力。提高从事脊柱矫正治疗师的薪酬待遇,逐步发展壮大专业人员队伍。鼓励各医疗机构采取多学科协作(MDT)形式开展辨证施治,同时在全市公立医院推广施罗斯脊柱矫正治疗无创技术,尽早干预,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