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半月谈
让校园散发活力 让教育“返璞归真” 政协凝智慧,赋能“双减”促提升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2年06月14日】



日前,为进一步做好端午节假日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工作,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乐清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对近80所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日常巡查工作,遏制校外培训隐形变异现象发生,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近一两年,“双减”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双减”更是政协委员们履职建言的高频词汇。乐清市自启动“双减”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盯“减作业、提质量、强服务、严监管”四个目标,出台一系列减负措施,各学校积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一些创新做法更是受到了多家国家级媒体点赞。

但在“双减”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学校遇到了实际的困难,同时也存在政策执行不彻底、课后教师服务质量不高、广大教师负担加重、部分家长焦虑情绪的问题。日前,部分市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对目前“双减”工作落地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暗夜”学习增加 学生压力仍存



今年4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2022年乐清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座谈会,1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参加座谈。“双减”政策出台后,温州市制定了《温州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要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作业统筹,严格落实分学段作业总量控制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教师为了提高成绩,私下布置家长另买教材,由学生在家完成、家长对照答案批改,还有一些则以视频作业、网络打卡的名义变相布置作业。这些教师虽然用心良苦、花样百出,但这种“题海战术”的做法,无非是把“战场”从校内移到校外、课堂移到网络,学生负担依旧沉重。

因“双减”政策的影响,课外培训班无法在双休时间进行,培训机构就把补习时间放到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很多孩子在学校结束托管后,就马不停蹄地奔赴辅导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又不断给孩子加压。一些校外培训尤其是“地下培训”,因有家长配合自愿“望风”,极具隐蔽性,很难查处,整治任务仍然繁。




家长依然焦虑 心理问题凸显




“双减”以来,学生作业量下降,全市各小学普遍实行了托管制度。但在一些较早结束托管的学校,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便主动要求托管延迟,这也给一些教师搭车收费提供了空间。虽然市教育局严令禁止并严厉查处,也处理了不少案例,但在家长的帮助隐瞒下,仍有个别教师搭车收费(额外收费)

委员们在调研中得知,部分家长不信任“双减”,在观望中放大焦虑。曾经在校外培训的“内卷”中身心俱疲的家长,“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心中的焦虑、压力不减反增,在“躺平”和继续“鸡娃”中痛苦纠结。在调研中,家长们表示,“双减”政策真正落实,大家都一碗水端平,当然最好,但恐怕现实情况不会理想。

同时,也因为乐清教育生态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导致社会以及大众对于学校教学水平和孩子成才方式的评价过于片面。因此,“双减”之后,虽然相关部门出台各类减负政策,但竞争无序、家长焦虑,最终仍是化为孩子身上的压力。调查显示,目前乐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出现下降趋势,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从青少年心理就诊人次来看,市人民医院心理科每年增幅明显,且其占心理科门诊总量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从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心理筛查结果来看,高危学生人数也在逐渐上升





委员建议


让“双减”见实效

●优化作业设计

委员林琳:教师应秉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研究作业的布置时机、内容、形式、难度、评价标准,着力于设计分层作业、精细化校本作业、丰富批改作业的方式,改“布置”为“设计”,变“单一”为“多元”,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把控作业质量

委员李马顺:学校要引导老师根据学段特点,各学科学习实情,任课教师共同确立“大作业”或“小作业”计划表,调控每天的作业总量,确保作业不超量。另一方面要把好“内容”关,保证作业质量,作业设计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形式服务于目标内容,服务于差异发展。


●提升课后服务

委员李律瀚:继续落实“双减”要求,要使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原则。整治“搭车收费”和“地下培训”以及校外培训“擦边球”现象。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拓展更宽广的领域来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助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让“双减”见长效


●完善保障机制

委员范明明:“双减”政策下,政府和社会应关心爱护教师,在充分肯定教师奉献精神的同时,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给予教师更多的回报、更大的激励,强化经费保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同时,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持续推进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专项工作。积极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的方式,通过走课、学区派位轮岗、学区化治理等多种方式促进公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委员卢云颖: 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做好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按照标准逐步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建设专业能力过硬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进一步发挥好心理辅导室作用,逐步推进心理宣泄室建设,规范心理高危学生干预方案研究制定和执行落地。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