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一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高质量建设未来社区 打造智慧品质幸福生活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2年02月17日】

——徐琴微、郑大同、金龙江、俞海蓉、叶丹、杜翠萍、黄青红委员代表城东委员联络组的发言


根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未来社区就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现在已成为浙江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是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目前浙江省已公布4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乐清已有4个社区列入浙江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

乐清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夺取“十大标志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建设未来城市,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未来社区就是构建乐清城市未来新场景的重要内容,将赋予城市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品质内涵,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然而未来社区建设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九大场景建设的同时实现创新突破并非易事。乐清如何先行先试,破局规划建设难点,实现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有机融合,探索高质量建设未来社区的“乐清模式”,打造智慧品质幸福生活,对推进“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据有关部门介绍,旭阳社区属于整合提升类未来社区,创建期限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将依托区位条件优、生态环境好、公共配套全、产业基础强等优势,打造产居融合、数字科创、水绿宜居的未来社区。胜利社区属于规划新建类未来社区,创建期限为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借助乐清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的政策支撑,将沿东运河形成双创活力带,以T形泛邻里服务带串联邻里服务功能,共筑宜居宜业的新建类未来社区。良港社区属于旧改类未来社区,位于乐清市城南街道,是乐清少数仍旧保持活力的老街区之一,计划建设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通过对空间和功能的再设计,留住历史记忆的同时,实现文化不断更新和再造,从而激发老街区的新活力。城东TOD社区属于新建类未来社区,计划建设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7年6月,依托乐清滨海新区产业服务平台和轨道交通S2线城东站站点,目标打造展现科技精英聚集创智共享社区和未来生态科技TOD“站城一体化”社区。目前,旭阳社区已进入建设阶段,胜利社区2021年12月下旬刚完成实施方案备案,良港社区和城东TOD社区还处于编制实施方案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运营缺少一体化统筹

未来社区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从规划到建设、运营,由于不同阶段往往由不同主体实施,在建设、场景落地和运营等环节往往难以做到统筹衔接,容易造成“投建管运”脱节。如,旭阳未来社区实施方案由市风貌办组织评审,而建设则交给市城投公司,运营设计方案交到城投后,实施单元拟增加一个盛世嘉园小区,却因前期没介入,无法再更改已上报的方案。同时,由于成熟合适的运营主体一时间也难以选择,致使后续的管理运营等存在一些悬念,无法提前敲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项。

(二)场景落地共享存在难度

与传统社区相比,未来社区更注重人的美好生活和高品质公共服务,强调“三化九场景”打造。而实际上,在我市未来社区推进过程中,九大场景建在哪里一时成为难题。如旭阳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以下问题:现有存量空间中可有效利用的公用空间不多,5-10分钟生活圈基础配套设施不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没有合适的地方,已三易其址;教育场景的幼托点和健康场景的百姓健身房选址摇摆不定,最后落址铂金湾会所,而实际上旭阳未来社区实施单元由铂金湾、中梁一期、中梁二期3个小区组成,各小区相对较封闭,这些场景建成后能否共享还是个未知数。

(三)对居民实际需求缺乏深入考量

目前未来社区建设是个新鲜事物,牵头部门更多地是为了完成相关考核指标,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调查了解不够深入。以旭阳未来社区为例,其实施方案中仅显示单元可容纳4850人,至于其中老人有多少、小孩有多少,并未体现,这将直接影响社区居民聚焦的“一老一小”配套设施需求的精准度。从市城投集团提供的九大场景指标图上看,该未来社区幼托点设了2个,合计只有100平方米,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40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也有两个,合计有100平方米。但从调研情况来看,这个社区居民以城市中产为主,多数家庭有1-2个未成年子女,60岁以上老人比例不高。如此看来,旭阳未来社区“厚老薄小”的做法,显然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此外,很多社区居民往往只把未来社区视为住宅建设,只看到居住环境、设施场所等,对社区文化、居民需求、和睦共治等关注较少;居民邻里共同体意识也不强,社区活动参与度不高、普惠共享受惠面还不广。

(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亟需整合

数字转型是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市当前的制度和技术等因素限制,一些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和共享还存在一定壁垒,缺乏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影响未来社区建设进程。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统筹力度,推动“投建管运”模式创新

加强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参与,增强社会各界群众思想共识,将未来社区建设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深度融合绿色建筑、低碳社区、海绵城市等规划建设,对相关部门政策、财政资金等进行系统集成,发挥最大效益。创新模式,新建未来社区,实行“带方案”整体出让土地,实行“招商+招标”全链开发模式和“建设+运营”的整体投入模式。

(二)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推进九大场景更好落地

针对新建类、整合提升类及旧改类等不同的未来社区类型,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展现亮点,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开展插花式改扩建和“补短板”式功能嵌入。通过空间挖潜和功能补织,整合社区及周边空地、政府公共用房等空间资源和运营资源,开发小区架空层、地下室、立体空间等,灵活采取购置、租用、改造等,加强空间集约复合利用。根据未来社区不同人群需求和定位,结合乐清本土优势,面向社区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设定九大场景的权重比例,让未来社区的各个场景真正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问需于民,满足社区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未来社区注重高品质生活,进一步以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查,科学定位,以人为本,紧扣未来社区居民关注点与实际需求来布局各种功能设施,建好邻里交往中心,补齐“一老一小”服务短板,提升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美好生活链圈,实现配套设施集成共享,功能复合智慧互联,实现从造房子向造生活转变,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品质美好家园,凸显未来社区创建乐清独有的亮点。建立社区达人资源库,充分发掘居民中的专业人士或兴趣爱好者,开展多样化的邻里社群活动丰富社区生活。发挥党员、志愿者、退休人员等在未来社区中的作用,建设邻里贡献积分激励机制,激发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事务和社区治理。

(四)聚焦数字赋能,打造共享共治智慧便捷生活

加快推进未来社区数字化系统建设,建立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提升跨部门协同配合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社区赋能,实现场景“线上”功能全实现。推广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应用,促进大健康数据互联共享。可以借鉴萧山瓜沥七彩社区的先进经验,运用智能化手段,通过政府数字化驾驶舱管理端、社区居民微信用户端、“沥小二”公众用户端、“沥MALL”现场实体端等应用,全面构建起覆盖59幢居民楼、近万人的“七彩云端未来社区”,实现社区基本情况及管理信息“一键通”。通过发放智能手环,社区里老人一旦发生心梗等紧急情况,健康中心的智慧终端可以提前预警,相关的医疗团队也可以及时介入。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