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乐清外卖“红黑榜”公布,小马家特色煎饼、杜小姐凉皮铺&肉夹馍&酸辣粉(南虹食天喜美食广场店)及一嘴香肉蟹煲(乐清店)等三家餐厅因整体环境脏乱,物品随意摆放,餐饮具未落实消毒措施等原因上了黑榜,这一结果再次引起了市民对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订餐以其方便快捷、选择性广、价格优惠的特点成为很多人就餐的新选择,日渐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但外卖餐饮行业的迅猛发展,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日前,部分政协委员对乐清市餐饮外卖行业现状开展了调查,就进一步提高外卖食品安全水平、促进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合力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准入门槛较低 食品安全难保障
为深入了解外卖行业状况,委员们对全市餐饮外卖行业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05份,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有92.9%订过外卖,每周订购外卖3次以上的约占调查人数的75%,其中有33.7%的人反映订购外卖过程中曾遇到食品不卫生或者食用后出现肠胃不适等症状。
由于外卖的准入门槛低,除了正规的加盟店,大量的小餐饮、小作坊充斥其间,乐清外卖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地考察清远一区、乐昌小区等几个小餐饮集中区域时,发现专做外卖的商户卫生条件比一般的餐饮店差一些,店面也普遍偏小,垃圾处理也不规范。”委员介绍,这些专营外卖店不仅环境糟糕,卫生状况堪忧,食材质量也往往较差。很多外卖商家直接购买廉价速食包,然后将其浇在饭上再放入微波炉加热后就可以销售;一些看上去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美食,则是添加了大量的调味剂和着色剂;一些餐饮制作员没戴口罩,徒手抓菜,隔夜饭菜热一热重新贩卖,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除了制作环节问题多多,送餐包装不达标,配送安全也难以保障。目前市面上的外卖餐盒价格0.1元-2元不等,但多数卖家会选择最便宜的打包盒,这种打包盒耐热性差,不能加热不能装高温食物,更有外卖商家另辟蹊径,用一些来路不明“三无”廉价外卖盒以次充好。加之配送人员良莠不齐,配送途中消毒不到位,外卖封装不标准等因素,都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风险。
平台审查不严 部门监管难度大
“一般点餐前,我会先查看这家商家的店内环境,但后台往往只有一两张门面照片,其他情况无从得知。”在市区一家单位工作的郑先生说,这样一来,就无法对餐饮店的食品安全有进一步的了解。
委员们在调查中对此现象也十分关注,由于第三方平台审查过于简单,各大外卖平台在商家入驻时并没有完全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资质审查,从而出现部分商家的注册地和外送地不一致,套证或假证经营等现象。部分商户刷好评增加曝光度,同时不遗余力删除差评,导致评价失真,实际情况不能反映到平台上。
“如你定外卖时遇到食品质量问题你会如何做?”在调研发送的调查问卷中,27.85%的消费者选择了自认倒霉、不予追究;49.8%的消费者选择与商家理论,在得到退单赔偿后不予差评追究。这一结果也凸显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淡薄,无法对商家起到督促改进的作用。
此外,由于制度改革后,监管部门的工作量大增,从而导致日常监管严重不足,很多商户当场承诺会整改,但是后期又故态重发。“乐清目前最大的两个外卖平台‘美团’和‘饿了么’在乐清乃至温州都没有设立办事处,只有区域业务代表。”委员介绍,温州市场监管部门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抓取部分登记地址和送出地不一致的店铺,但是各县市核实难度很大,而县市核实完毕后很难联系到第三方平台当地负责人,从而使得商户平台上资料更新不及时、审核不到位。
委员建议
部门联动 加强监管
委员施旭微:执法监管部门要多措并举,制定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的提升实施方案,开展全方位的市场监管。将线下检查入网商家与无证餐饮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消除线上无证经营源头,加强对食品的安全监测,特别是食品原料、调料的来源,制作过程卫生条件,以及餐饮具、配送箱的清洗、消毒是否符合卫生规范。
同时,政府部门与上级政府部门沟通,要求第三方平台在地级市以上必须设立办事机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督促其定期对外卖配送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并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要求外卖平台企业应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建立行业规范机制,树立企业责任意识,共同维护行业建康发展。
多方参与 阳光监督
委员陈晓玲:探索外卖行业“阳光监督”,鼓励建立阳光厨房,使餐饮企业在公众眼皮底下。建议政府与第三方合作,出资购买摄像设备,委托第三方给小餐饮店的厨房安装,使得网络餐饮的厨房操作过程阳光化,同时对于愿意建立阳光厨房的单位给予评优。或者参考市市场监管局的“你挑我检”活动,外卖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检测食品和外包装。推动开展“随机查餐厅”,可由消费者决定检查区域、检查店铺及检查项目,采取“视频+图文”直播形式公开监督检查过程,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实地检查。
加大宣传 社会共治
委员黄威赞: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各种媒体和餐饮行业协会宣传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同时对外卖餐饮商户开展评比,鼓励外卖商户在外卖食品上贴上封签,以便监测其在送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在平台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让广大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向平台反馈,让不良商家没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