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提案工作
重点提案选登:发挥港区优势 促进我市港产城融合发展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1年07月06日】

第一提案人:民建乐清市基层委

主办单位: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

 

提案内容:

乐清湾港区是温州港三大核心港区的主港区,是乐清发展湾区经济、促进经济新倍增和打造温州市域北翼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主战场,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仍存在建设推进缓慢、实际发展与原有功能定位偏离,管理运营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建议我市正视上述问题,充分利用港区优势,促进城市发展和港口建设相互交融,着力打造浙江省内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建成浙南闽北赣东地区“水公铁联运”重要枢纽港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一、乐清湾港区发展现状

乐清湾港区有优越的岸线航道条件、充裕的腹地资源。一期规划60.8平方公里、岸线16.6公里,规划泊位33个,其中5-10万吨泊位26个,设计吞吐港口能力8200万吨、集装箱595万标箱。目前正在实施的南北区规划面积为28.86平方公里,岸线长度为12.1公里,规划布置21个泊位,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已建成5个码头,1个码头正在实施,3个码头正在前期研究),设计吞吐能力4000万吨,集装箱200万标箱。2020年乐清湾港口货物吞吐量1483万吨。目前,蒲岐变电所、市政道路网工程、510万吨级公共码头等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尤其是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的运行,使得水公铁联运有效融合, 满足了港口物流的所有需要。港区社会投资达170多亿元,企业入驻158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布局类同普通工业园区,与原有定位偏离。乐清湾港区定位为温州建设辐射浙南闽北赣东重要枢纽港口中的主港区,主要以港口为依托,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化、集约化的综合性港区。所以港区的土地主要为港口物流用地和临港工业用地,入驻港区的企业以大进大出的物流、临港工业为主。但调研发现,乐清湾港区目前已开发的南北区在土地使用上就如同工业园区,只不过比普通工业园区多了一个便利的交通条件—港口。如乐清湾港区已入驻的158家企业中,除了浙能电厂、省海港集团、乐清海螺、益海嘉里是大规模的临港企业外,其他企业大都是以电子、服装、电气传统产业为主的规模较小的企业。目前这些传统中小企业合起来的产能税收贡献还比不上乐清海螺、益海嘉里等几家产能税收。同时,据了解,目前港区正在规划建设在核心区—北区疏港公路西侧,占地面积约189亩的地块拟作为作为小微园用地,供给我市传统的电子、电气企业。长此以往,乐清港区最终只会成为具有“良港”的传统工业区,违背了近年来我市花费大量资金投入港口建设的初衷。

(二)港区优势未获上级重视,“水公铁”联运发挥不够。乐清湾港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水公铁联运”完整的交通体系,具有了辐射浙南中西部地区、闽北的货物运输能力;且水深航道条件优越,且具有良好的避风港湾,年作业天数在330天以上;在温州港各大港区中最具疏运优势。然而,多年来,在促进乐清湾港区发展决策的选择上上级部门都没有优先考虑在乐清湾港区,如集装箱业务反而优先选择目前运输疏散能力和吞吐量比不上我市的状元岙港区(2020年状元岙货物吞吐量998.32万吨,乐清湾吞吐量1483万吨)。而事实上几年来,状元岙港区集装箱业务一直增长缓慢,迟迟未产生集装箱集聚效应,温州市每年还要给海港集团4500/集装箱的补贴,从宁波港中转过来,影响温州港口发展。而对于乐清而言,如果没有集装箱业务的集聚,港区“水公铁”疏运体系的绝对优势无法发挥,也无法有效辐射浙南中西部、闽北、赣东等地区,不可能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港产区融合发展。

(三)岸线资源利用率不高,临港产业用地不足矛盾突出。一个优良的港区应该留有码头岸线边充足的空间用于货物堆场、物流仓储及大型车辆停放、周转、运输,向后延伸需要充裕的工业用地留给临港工业发展,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岸线的利用率。但是从目前看,港区有丰富的岸线资源,但是目前岸线基本归属几家大型临港企业,特别是益海嘉里一期是231亩的港口物流用地和对应码头,但是二期还要在一期的旁边增加200亩的港口物流用地。对于益海嘉里公司而言,一个专属码头已经足够,不需要再进行另外码头建设,所以二期对应的区域肯定会带来岸线资源的浪费。另外就是其专属码头和企业生产厂房之间的距离太短,空间太小,不利于以后港区码头的功能升级。同时,目前港区核心区之一的北区目前及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临港工业用地指标,仅仅只剩下150亩。

(四)港区建设进展缓慢,管理运营能力不足。乐清湾港区自2006年启动建设以来,已投入政府性建设资金150亿元,但是港区总体建设仍然偏慢,效率不高。如一些准备入驻港区的企业,其厂区周边已建成的完整道路不多,大部份都是土路,雨天泥泞不堪,在推进建设时就面临许多问题,一些临时用水、电至少不只跑一次才能帮助办理完成。还有某入驻企业表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本应港区解决的问题,但是向港区反映多次无果,最终在多方面反映后才得以解决。在后续运营管理方面,目前港区对辖区内企业仅仅限招引,但是引进之后对企业的专业服务和港口的运营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如在港口发展最重要的货源培育上,目前港区已有煤炭等大宗商品交易,但是却没有钢材、有色金属等交易,而我市电器等支柱产业对这些商品需求量很大,初步统计每月对钢材和铜的需求量就达到0.8-1.2万吨。如果能够对这些企业的需要做一个统筹归集,可以大大提高货物吞吐量。

(五)港口设施维护压力增大,物流配套设施不全。由于浙能发电厂的码头建设不合理,延伸过长,形成潮汐势能障碍,航道的局部淤积较严重,本来两年疏浚一次,但是现在一年要二次疏浚,港口设施的维护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港区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物流仓储,但是目前除了南区预留给温州港的区域外,北区只有260亩的土地给博科,而博科主要是作为仓储企业,并不做物流。如果一旦港区吞吐量上来,同时加上B保物流中心已经开始投建,就马上面临缺乏物流公司运作的难题。同时要充分考虑场地用于物流车辆的停靠和周转,目前无法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于停车,大型的运输车只能停靠在道路边,一旦交通堵塞,货物疏散能力堪忧。而作为港区所必备的大宗货物堆场,已经出现容量不足的问题,只能通过地基加固基层来增强堆场承载力,提高货物堆积高度来提高堆场容量。

三、几点建议

(一)以长远眼光看效益产出,严格遵循港区功能定位。乐清湾港区地处宁波港和泉州港的中间地带,可以弥补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及中南部地区货运能力,降低货运成本,乐清湾港区的长远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乐清的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巨大引擎。所以,乐清湾港区的建设产出必需要有一个长远眼光看待,不能急于短期的利益,要尽可能的预留和扩展与长远规划相适应的港口仓储、物流、堆场及货物转运的用地面积,在此用途内的土地即使在“晒太阳”也不能为了早出效益作为小微园来建设。特别是要重点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集散中心,才能真正起到港口“大进大出”功能作用。

(二)高度重视港区优势,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政策。依托乐清湾港区的深水码头及交通等优越性,在多种场合向上级呼吁利用行政力量开辟集装箱航运通道,并及时出台优惠政策从利益上吸引海港集团,务必形成集装箱物流集聚。同时,介于目前港区货运铁路已开通,并接入‘义新欧’铁路,为了更好发挥乐清湾港区作为核心港区的功能,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首先要与浙江省海关或宁波港海关进行合作,争取直接在港区通关。其次如果无法直接通关则大力呼吁在乐清湾港区区域另设一处“通关监管站场”或温州“通关监管站场”规划调整至鹿城藤桥下岸区。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乐清湾港区外贸货物要先到温州西站报关然后出关的来回里程约40公里,从而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三)加强货源培育,促推早日形成集聚效应。积极引进大的临港企业,使每周集装箱业务达到三四百箱货物的企业保本运营数量,推动港区逐渐形成集聚效应。结合我市现有产业,积极对接洽谈合兴集团、汉斯公司等有较大业务量的企业,培育货源,引导其在乐清湾港区出货。积极引进钢材、有色金属的交易,形成交易集散点,满足我市产业的需求,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四)倾斜引才政策,培养和打造专业团队。适当增加事业编制,用于乐清湾管委会引进港口建设运营、物流管理、港口航道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专业队伍规模及素质,为乐清湾港区长远发展奠定智力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引进一批运营企业,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使港区的运营更加规范。同时也要加大对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引进企业运作的监督。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