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资料
千载古月雁湖栖 百家翰墨三房香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1年03月08日】

方荣权


雁湖上马石村,是胡氏族人的聚居地。该村的胡氏三房古民居,是“乐清市历史建筑”,与村口的纪念亭和郁郁葱葱的古樟树一起,诠释着农耕为本、诗书传家、家和万事兴的家族绵延真谛。

胡氏三房是一座肇造于清中叶的木瓦结构院落。鹅卵石砌成的大围墙,长满墙姜和藤蔓,古色古香。打开大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小台门和小道坦,高高的香柚树和婆娑的罗汉树,并排挺直在围墙边,仿佛正在站岗的卫士。小台门两旁,一对由玉色条石打造的旗杆夹,庄严地昭示宅里长辈曾经的功名。跨过小台门,步入大天井,面阔五间并东西两列双层各八间厢房,构成的南方典型大合院,仿佛正在将你抱入怀中。抬头仰望,正堂屋梁脊东西两角高高翘起,装饰的龙凤砖雕,洋溢着高贵祥和的气息。拾级步入宽敞明亮的正厅大堂,只见大堂的正上方悬嵌着“守真抱璞”大匾,让人澄神静思,这古董的渊源和含义印刻在哪里?

这是一块木制大匾,长255厘米,宽95厘米,厚5厘米。所刻楷书“守真抱璞”四字,笔迹遒逸,赏心悦目,题匾人孙源的真挚寄意被定格成隽永的纪念。匾额上款阴刻“赐进士出身知乐清县事加三级孙源为”,并钤其方章一颗,红色阳文篆字,古拙醒目。下款阴刻“胡母周氏孺人七旬立,龙飞咸丰二年岁次壬子正月榖旦”。匾额以下是雕梁画枋的神龛,斗拱交错,虚实有致。“福禄寿喜”四字,圆座浮雕,镶嵌在龛梁中间,象征着祖灵赐福。语言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民俗文化在这大堂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题者孙源,云南楚雄府人。据《乐清县志》记载,咸丰二年他出任乐清县事,当时正逢荒年歉收,他处置得宜,阖邑帖然,颇著政声。

据上马石《胡氏宗谱》记载,太祖母周氏孺人,娘家在乐清县城太平巷,系爱莲花的周敦颐的同脉后人。她与太祖父茂魁公琴瑟和鸣,勤俭持家。其长子王朝公勤劳致富,育有三子四女。清末瑞安籍进士孙衣言与王朝公的丈人、朴头郑庚山公是世交;咸丰二年,孙衣言因此专门为胡母周孺人的七旬诞庆作序。王朝公的长女适蒲岐庠生叶蓁,字家修;他念先人创业之艰,在蒲岐城内修建了一座“山海楼”,并迎娶了胡家长女。据叶家后人曲夫先生称,他们家一直缅怀这位来自上马石的胡氏太祖母,传颂着当年胡氏太祖母“十里红妆”陪嫁的故事。王朝公的小女适芙蓉良园贡生蔡学洙子回春,两姻家往来密切。道光《乐清县志》记载,王朝公儿子歌楷公,字卓然,是道光庚戌岁的贡生。卓然公有三个儿子:喜聪、喜明、喜睿,其号分别为亶侯、仲侯、叔侯,他们出生于清末民国时期,自小浸润诗书,修德励行,与人为善。特别是仲侯公,与著名画家黄宾虹,著名教育家、政治家黄炎培,因雁荡山和胡宅而结缘,留下了一段令人歆羡的佳话。黄炎培先生在《之东》一书中记载,一九三四年四月,他因浙江省建设厅邀请,赴浙东考察,并撰写这本游记。书中记载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他来到雁荡山,在胡家良园亲戚蔡旅平先生的陪同下,前往上马石胡家吃了中饭,因下雨,在胡仲侯家住了下来。黄炎培先生诗兴大发,写下了《下雁荡过上马石村赠胡仲侯》诗一首:

朝发能仁寺,言寻上马石。

轻云幕四山,不掩叠嶂碧。

飞泉得雨肥,翻空五百尺。

爱山不忍出,依依两游屐。

重赖主人贤,为黍饷过客。

家酿甘始升,杨梅紫新摘。

殷勤见二子,欲别意还惜。

明朝天放晴,雁湖探秘迹。

上马石三房胡家有幸进入这位大名人的诗中,可见屋主人质朴的接待真切地感动了诗人。

胡氏的另一座古宅还有一块更为古老的匾额,是清嘉庆辛酉年,即公元1801年,时任乐清知事李珍题立的”德厚典隆”匾。这是题给胡王朝公的爷爷,时被尊为“乡宾”的胡伯财公的。

1949年5月8日,乐清县民主政府在上马石村成立。这个红色政权在上马石村孕育诞生,与胡氏三房的关系也带出许多美好动人的故事。据胡仲侯的孙子胡臣钏说,他的叔叔,即胡叔侯的儿子胡起森,解放前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回乡任雁西乡乡长,他积极配合和真心支持革命同志工作。中共乐清县委郑梅欣来上马石村开展地下工作,经常落脚在胡氏三房,在胡氏三房还收获了幸福一生的爱情。胡仲侯的儿子起俊、起鹏、起蒙都因为在外读书,直接从学校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一路成长为部队团级干部。胡起森的二儿子胡臣泉在宁波读高中时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招去当飞行员,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轰炸机飞行员,为捍卫新中国的安宁而翱翔蓝天。胡仲侯公在古宅北首还修建了一座小楼“雁庐”,其门联“得春夏气,结山水缘”,据说由曾经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乡贤胡奉尘先生于民国二十五年所题。

“守真抱璞”"厚德典隆"两匾,高悬在胡氏三房的庄严大堂,已有二百多个春秋。两年前,乐清市有关部门重视历史建筑,拨款修葺,这座古宅群焕发了青春,也迎来了许多关心的乡亲们。两匾所传达的传统文化精华,不仅仅一代代胡家子孙在熏陶,在秉承,在弘扬;更多的乡亲也将会走进这座古宅,欣赏其风格,体味其魅力,领略其神韵。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