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启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 建立信息系统 实现板块融合发展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1年02月24日】

──叶丹、戴成福、吴荣进、李祖义、金咏梅、何嫣、胡立丰、郑向乐、刘滨峰、蒋向阳委员代表总工会界别的发言


地下管网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当前我市城市管网建设滞后与城市地下管网各自为阵的现状引起的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地面道路频繁开挖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亟待引起重视。

一、乐清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现状

乐清城市地下管线分布主要有:供水、排水、照明、电力、燃气、通讯、交通信号、公共视频监控、广播电视等附属配套管线。调研发现,历史管线的统计过程时间长,数据准确率低。如供水集团,管线统计单位为公里数,截止当下建成历史管线约4300公里,信息系统收录约2000公里;国家电网,在册登记的只有2018、2019、2020这三年的管线建成量,约80.5公里;天然气,分乐清市区、南片、北片三家不同的单位实施,入市较早的华润燃气公司,历史建成量约200多公里;照明地下管线,因为统计口径以灯杆为主,历史建成约2万根灯杆,而常规两根灯杆的间距为35米,由此推算出照明地下管线历史建成量约700公里。城市地下管线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和对应的单位标准,信息不完整难共享。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没有统筹规划

一是新建道路事前谋划不充分。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道路规划时,没有将供水、电力、燃气等附属配套管线规划纳入其中,导致后续各专业管线施工时重复开挖。如金溪路,周边小区内部建设的水污管线设施,排到红线外围时市政管线并未建成,一度靠自然渗透,随着入住率的饱和,问题愈发突出,需道路二次开挖补设排水、排污等附属管道,而漫长的补设周期、引发的交通堵塞、二次投入的成本等不利影响不言而喻。又如,2018年新建成的六环路,因为没有敷设供水、电力等配套管线,同样面临二次开挖补设的窘境。

二是管线敷设区域分区不清。城市地下管线敷设区域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下方。但目前管线敷设往往没有整合所有管线规划、施工、维保规范,没有明确不同专业管线敷设区域和执行细则,而管线平面和竖向位置也没有严格采用城市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如2019年1月15日,某街道在柳翁线进行桥梁打桩施工,前期为了避免毗邻管道外破,电力运检部提前和南京测绘院完成现场定位测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仍然破坏了翁东Y552线电缆,造成该线路电缆顶管管道4+2孔全部被破坏,后经协调,废弃原管道,临时接转移至兴茂Y547线,待桥修建完成后重新建设4+2孔开挖管道,预计费用140万元。而废弃的原管道因为不再具备使用功能及清理废弃经费等因素,成为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管道废弃垃圾。

(二)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混乱

城市地下管线没有档案收储和信息管理制度可依,城建档案馆查询不到相关档案,管线实施单位档案收集和移交全靠自觉和自发。一是档案管理主体混乱。城市管网档案管理主体有规划设计单位、乡镇(街道)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移交使用单位等,根据施工阶段节点、业务的专业度和责任心的不同,有的单位会收集部分档案信息存档,但多数管网信息在建设过程中流失,无人监管。如“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某高端小区545户业主停电超72小时,原因是变电站到小区的地下电缆产权不明晰,无移交流程,相应的竣工图没有信息存档,导致故障排查和责任主体不清,协调过程冗长。二是档案保管方式混乱。调研中发现,我市地下管线档案大部分以纸质资料为主,各专业管线单位各自为政,无序装袋。有的是管线实施单位具体对接人保管存放;有的移交乡镇(街道)等属地业主单位后随意堆放库房;有的业务科室短期收储并堆积在办公室一角,一旦科室业务或者科室负责人员调整,档案随之失管。三是档案的真实度混乱。调研中发现,零星收集的竣工图很多跟实际竣工现场不一致,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因现场场地因素,会出现设计及施工变更,在竣工时直接套用报建的施工图,导致竣工图不能如实反映管道施工的实际成果。如乐清城区某道路发生燃气泄漏事故,根据应急预案,需要找到天然气阀门位置即时关闭,但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燃气管道竣工图纸开挖对应区域,却没有找到图纸标注的阀门。

(三)城市地下管线未建立维护更新信息系统

规划(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更新信息系统,所有的管线信息由各管线业主单位自主管理。有的单位依赖技术人员人脑记忆;有的单位尝试自发建立信息系统,但因为历史跨度长、工程量大及资金保障等问题,进度缓慢,更难以保障数据信息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哪怕做成了一部分只是确保有所谓的信息系统,档案与现状的校准度不高,在实际操作中助力不大。如柳市某路段绿化提升工程,事前开过技术交底会,但是因为档案信息校准度偏差,地下历史管线区域、埋深数据不清,施工过程中将地下路灯管线连根挖起,合计约2000米,管线挖掉即报废,造成20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施工队伍缺乏体系化管理和部门监管,无序开挖导致毗邻管线破坏性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有的施工队伍为了规避责任,没有即时上报或者对接被破坏管线的业主单位,导致故障发生后还要花大精力排查故障原因。

(四)地下管线普查补测工作和运维资金保障滞后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立计划,因经费不足曾被甩项。“十三五”期间,乐清基础测绘规划编排经费为7076万元,实际投入经费2949万元,为预算的41.7%,而原计划投入1500万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因为经费不足再次被推后。调研中发现,已有不少专业管线实施部门意识到信息系统建立的迫切性,也尝试自行建设。如供水集团2010年开始使用GIS系统,目前信息系统收录历史管线信息约2000公里。因资金和专业技术及人员等原因,数据库的现势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不具备资源融合共享的作用。

四、几点建议

(一)增强规划前瞻性,构建地下管网生态系统

建议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规划时,会同发改、资规、执法及各附属管线单位等部门,根据城市地下管线专项规划同步编制城市地下管线近期建设计划,确保相互衔接。明确道路附属地下管线敷设排序,控制各管线专业在规划施工时安排在对应管线位置范围内,并按规范要求确保安全距离。

(二)出台档案管理制度,保证管网信息完整

建议出台制度,明确管线从规划到竣工备案的档案管理要求。如,管线建设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应当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资料,确保地下管线工程设计前的现状信息资料取得,和完工后跟现场一致的实测成果的报备和存档。

(三)建立信息系统,加强管线信息维护更新

建议规划(测绘)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测绘、信息管理,建立和维护更新管线信息系统。同步考虑将住宅小区的管线信息一并纳入,为老旧小区的改造和提升提供基础保障。做好地下管线档案的整合、信息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确保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管线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前,应当到相关部门取得建设区域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信息,到城建档案馆查询获取相应管线详细档案资料,并与各管线产权、管理单位进行资料复核确认。

(四)科学规划管线普查补测方案,保障运维资金

根据乐清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关于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运维的内容,计划实施经费为2021年500万、2022年900万、2023年800万,其后两年以少量经费保障运维为主,实际共计需求经费2200万。据了解,温州市区2014年开始对6米以上的城市地下管线开展普查,历时18个月,合计9000公里,费用2000万,并同步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出台相配套文件确保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在此基础上,温州日前出台了最新工作部署,“十四五”期间将完成住宅小区地下管线的普查和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奠定基础。建议我市学习先进兄弟县市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乐清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立需求,开展一揽子普查和补测工作,并保证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资金。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