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专题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全会日程全会报告大会发言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讲好小城故事 打造城市文旅新业态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21年02月24日】

——林晓琳、陈绍鲁、蒋益丰、朱琴燕、应小瑜、金微、周丕茂、赵蓓蕾委员代表乐成委员联络组的发言


千年古县,悠悠乐清。作为乐清县治所在地和核心区域的老城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一条大街、一条小巷、一座老宅、一架桥梁,都承载着满满的故事。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中心的转移,老城区的老街、老巷、老建筑一方面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最乐清”生活形态,同时也产生了高密度低品质的城市问题,加上老城区遗存古迹保护缺失、商贸凋落、业态式微等问题导致活力日益衰退,许多优秀历史文化面临失传,许多历史记忆惭惭离我们远去。如何讲好“小城故事”,做好城市、旅游、文化大融合,打造老城区文旅新业态,让老城区展现新魅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且迫切的课题。

一、老城区文旅生态圈现状

老城区位于乐清中心城区,北坐凤凰山,西依西象山,东靠东塔山,城内有金、银两溪环绕,是个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水古城,也是乐清的地理、经济、文化的历史浓缩,承载着乐清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乡愁”。如北大街是老城区的核心区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晚清至改革开放初期是乐清最繁荣的商业大街,是乐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地,承载了大量的历史元素,也是乐清域内现存最具特色的历史街区,至今仍保留着不同时期的商贸印迹和生活气息。金银溪是老城区的母亲河,两条河流分布在北大街的东、西两侧,千百年来孕育了乐清水乡文化,塑造了老城区历史之“根”和文化之“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老城群众提供水源、灌溉、交通、泄洪、排污等功能服务,现在也仍是老城区防汛体系的主渠道,并对下游的中运河、乐琯运河等河道水质改善影响很大。其中,金溪沿线亦有乐成八景之三——白鹤晨钟、箫台明月和双瀑飞泉。东西两塔均为我市地标性建筑,在漫长的岁月中,乐清城区的步伐大致在东塔和西塔之间的连线徘徊。东塔主体保留宋代建筑风格,是乐清千年古城的醒目标记,1996年重建被毁塔院,辟为“东塔公园”。西塔与东塔遥遥相对,始建于晋宁康初,乐清撤县设市后重建,恢复了原有“双塔护城”的景观。

近年来,老城区先后启动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金溪源头、银溪景贤人家、东浦66创意园、丼树文化创意园、西塔山水文化公园(包含通井街改造)、漫步云鲤等项目的建设开发。目前,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一街六巷”道路及管线整治建设工程、立面整治建设工程(一期)及部分历史建筑修缮已竣工,部分征收工作还在继续,并分别与温州现代集团、浙江三尚集团就北大街的设计开发和运营达成初步协议。金溪北侧建有井树文创园,银溪完成了两岸道路拓宽、立面改造、游步道建设和墙面文化创意作品创作等工程。东塔公园门口建有东皋城市书房,西塔山水文化公园完成了配套商业用房、地下停车场等主体工程。

老城区街巷布局合理,原始业态涵盖餐饮、零售、服务、休闲等多个领域,又富有很多传承价值的历史文化。无论从地理位置、街巷原貌、古建风格,还是沿街布局、文化留存、群众需求等方面来看,完全具备城市、旅游、文化三者融合发展、和合共生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二、老城区文旅生态圈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老城区有机更新研究不多,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市尚无老城区有机更新的整体性规划,老城区文旅业态全局性研究也还没提上日程,对老城区文旅项目布局缺乏统筹安排,多方建设还仅仅停留在点上,没有形成线,更没有突破到面。虽曾出台过《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但没有研究出台保护整治工作的具体定位和实施办法,街区各类建筑整治模式、建筑保护措施、资金投入以及施工企业资质、古建筑材料建库等方面未能明确,且对整修后的业态不明晰,严重限制项目开发高度,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此外前老城区资金保障渠道缺乏,目尚未完成沿街店铺的整体征收。另据了解,2020年文旅局关于全市文旅项目财政预算约为7792万元,难以支撑相关城市文旅业态项目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

(二)保护开发不接地气,改造效果不佳。由于设计、施工缺乏专业人士及本土文人的参与和指导,一些改造项目整改方式简单粗放,缺乏“尊重历史,还原文化,挖掘文化底蕴”传承理念和长远意识,且施工的随意性比较大,脱离原有设计,直接导致改造不见成效。以北大街为例,市政府早在2013年就投入大量精力,规划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先后实施三轮设计编制和三年集中改造,其如今保护利用现状让翘首以盼的群众们只能“爱你在心口难开”,甚至不少市民反映这是破坏性改造,不但失去原来的韵味,还处处留下败笔,所谓“非古非今,不伦不类,旧貌殚退,新颜无光”。如公安东路入口处的立面浮雕机械照搬外地的设计,浮雕中塔的原型为宁波天宁寺旧址的咸通塔,与乐清文化历史毫无相关;沿街楼房的房屋木框、街面木板被拆除,换成东阳木头门窗,统一用紫红油漆刷新,毛主席语录等有时代意义的墙上标语也被朱红油漆重塑,痕迹难寻;地面原有的古老的青石板被丢弃,使用新的青石块铺设,道路凸凹不平,容易走路硌脚;等等。且目前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将近两年,仍有许多店面还没修复,政府已回购的大量店面多数空空静静的躺着,现在的北大街反而不如修复前,显得更加萧条。此外,银溪西岸道路拓宽后,为方便市民沿河散步沿河铺设了一条木板道,但建成后缺乏管理主体,路面停满了车辆,让耗资400万元打造的沿河美化工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城市、文化和旅游互动不足,老城人气走低。在当前老城业态布局中,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手工艺品等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如龙船龙档、黄杨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老城区名人故事没能与有关景点结合,导致老城区文旅业态特色不明显,生命力不强。老城区商业总体趋弱,北大街商贸功能日益衰落,南大街如今人流量下降严重,多家老字号商铺经营状况大不如前。东塔虽有景有色,但尚未融合主题文化,现有娱乐设施项目老旧,入口占道经营、车辆违停现象突出,无法形成与清和公园、中心公园等公园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此外,老城区文旅配套设施不到位,如虽有种类繁多的特色小吃及夜市排挡,但餐饮店铺分散,没有在景点周边形成引流的美食街;城区老宅很少开发成特色民宿和主题酒店,无法延长消费;部分道路狭窄,公共停车场所不足,停车难问题突出。

(四)宣传推广乏力,营销创新不足。我市城市文旅产业宣传与互联网脱钩严重,在各大旅游平台上我市文旅项目宣传不多,涉及的旅游推广软文更是少之又少,市区范围内的文旅项目几乎为零。通过旅游APP平台查找乐清旅游,几乎全部被雁荡山所覆盖,对老城区及乐清文化的介绍一片空白。老城区虽打造过部分优秀的城市文旅景点,但因缺乏有效、持续的线上营销和推广,未能形成长久的热度和网红效应。如丼树文创园开园已经五年多时间,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虽然受到文创爱好者的欢迎,但是在普通市民阶层中的参与度、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待提高。

(五)文旅融合重视不够,协调机制缺失。由于尚未建立统一指挥机构,现有老城区改造整治项目各自为政,如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由中心城区管委会牵头,景贤人家项目由宣传部牵头,漫步云鲤项目由乐成街道牵头,东塔公园由市政公用建设中心负责。加上部门之间没有统一标准要求,导致单体项目之间无法联动产生叠加效应,难以彰显老城区历史整体风貌特征。而打造老城区文旅生态圈所涉的资源显然是也是多部门管理,可能涉及中心区管委会、宣传部、文广旅体局、水利局、市场管理局、市政公用建设中心、旅体中心以及乐成街道等,缺乏有效的、互惠共享的政策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机制,各部门间难以配合落地,容易造成费时费力费资金。

三、几点建议

我们建议以“小城故事”为主题打造老城区文旅生态圈,以北大街为核心,延伸至金溪、银溪两河,辐射到东西两塔之间,勾勒出一幅一街两溪双塔、巷陌交错、山水融合的城市“清明上河图”。

(一)大力推动街区更新政策机制创新。市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文旅业态的成功策划与导入,是老城区有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老区活力、支撑特色城市形成的核心内容和成败关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勇气和担当,改革创新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抓住“千年古县”的核心定位,构建老城区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对内要健全由多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文旅业态公共服务平台,全面统筹老城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对外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研讨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我市文化旅游产业,为完成“小城故事”多元化、市场化运作,提供机制、政策、资金保障,努力推动老城区焕发新颜。

(二)科学有序开展老城更新研究和规划实施。引入文旅行业专家和本地有情怀的文人深入探讨老城区有机更新,研究出台操作性强、具有老城区特色且符合国土空间等规划的文旅业态发展整体布局,做到面上打造城区文旅一张图,线上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点上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景观点,绘出美丽小城故事蓝图。在相关公司对北大街的开发设计及运营过程中,应统筹考虑整体规划蓝图进行充分研讨论证。同时,施工单位及相关运营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蓝图施工建设及开展相关的运营,监管部门严格监管,保质保量,避免项目过度商业化而背离初衷。

(三)深度融合城市、文化、旅游。充分考虑我市居民勤奋努力、生活节奏较快的特色,侧重打造以城市夜生活、慢生活为主题的城市文旅新业态。注重历史文化融入业态布局,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并重,围绕古物古迹、传统生活方式、传统业态保护,突出工艺美术品展示、精品文化演艺,引进现代文化项目,结合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资源,向文挖掘,从旅入手,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如形成美食一条街、民宿集聚区、特色工艺集市、酒吧音乐街、非遗展示点等文旅景点。同时,掌握和运用北大街等乐清各地的传说故事、场景及历史人物,讲好本市的文旅故事,以古喻今,与受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突出特色打造差异化。一是北大街。从专家评价乐成老县城"全国为数不多、街巷格局完整、路网‘鱼骨’肌理丰善、护城河体系维持完好"的高度入手,精心重筹,精致打磨,精确塑形,精巧展示。作为传承乐清记忆的老街,可参照成都宽窄巷、锦里模式,汇聚乐清本土各类餐饮小吃、特色工艺集市、非遗展示点等同类特色产业。借助与金银溪相通的十三条巷弄,打造古色古味的巷弄景点,二是银溪。银溪沿河两路东边窄西边宽,东边窄的一侧适合漫步,隐入巷子中酒吧时隐时现,宽的一侧适合摆摊购物,人潮涌动热闹之景一目了然,因此银溪沿河可参照丽江模式,打造热闹景点,引入与本土文化融合的酒吧音乐吧、咖啡厅及游戏社群;三是金溪。金溪幽静,河道蜿蜒,沿河老房颇多,另有乐成三景为金溪赋能,深富底蕴,可参照乌镇模式,打造宁静、宜居、慢生活。可引入观赏类的文旅项目,如小博物馆、茶室等。另适宜发展本土民宿产业。四是东西塔。作为远景观赏的古建筑,可在夜间定时安排灯光秀,亮化城市之美。

(五)激发宣传营销赋能。设计打造“小城故事”文旅云平台,实现智能导览、虚拟旅游、活动预约、行程路线定制、位置周边服务、互动分享推送等功能,并同步开展景点历史文化故事的装载与二维码发布、手绘文旅地图制作与推广,线上与线下多方发力,解决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充分依托VR、AR、在线直播、线上互动、线上游戏、空中课堂等形式创新应用场景带动新业态圈的打造,同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驱动引擎,将本土文旅品牌推广出去。同时,通过携程、飞猪、马蜂窝等旅游APP,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鼓励市民、游客针对景点撰写游记心得、拍摄微视频,持续打造网红热点,提高我市旅游产品线上销售水平和营销力度。

每一座城,都有一段历经时光洪流而遗留的记忆。由衷希望,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影响几代人,使得乐清老城区能在流金岁月中依然弥存,让市民记得住乡愁,记得住历史,成就一段传奇故事。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