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夜、丁玉宇、程安林、张银迁、刘胜乐、蔡艳芝委员代表民建乐清市基层委员会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提出要聚力产业数字化,抢抓全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温州深化“两区”建设的有力契机,主攻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好高”项目招引、实体经济固本强基,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半导体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我市应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加快走出一条具有乐清特色的以半导体产业链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振兴之路,全力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条件分析
(一)广阔的行业空间为发展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可为之处”。半导体产业链分为核心产业链、支撑产业链,核心产业链包括半导体的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从2018年的653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562.3亿元,同比增长4.9%。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3539亿元,同比增长16.1%。预计2020年后,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望达到19850亿元。现阶段,半导体核心产业链由欧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垄断。半导体产业在我国正处于上升阶段,国内企业也正在奋起直追。我市如能抓住这次风口机遇,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现有行业基础为发展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可为之本”。我市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企业约16家,如浙江佳博科技,浙江和睿半导体,浙江华晶整流器,温州群英电子,浙江韩宇光电科技等,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半导体引线框架、键合丝、整流器、封测等。一些企业已成为温州半导体行业排头兵,并担负起该行业在温州地区发展的标杆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乐清支柱产业的电气产业,在传统电气产业向智能电气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半导体产品,如重合闸断路器、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等智能电气的芯片、可控硅IGBT等核心器件。
(三)周边区域经验为发展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可鉴之城”。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最近的福建宁德市为例,该市确定将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以后,全力引进宁德时代这家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又带动了锂电池的产业链在宁德市蓬勃发展,中国铝业、格林美、杉杉、正威等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宁德。宁德时代甚至凭空促成了该市的另一个重大产业——整车制造。在宁德时代的牵线搭桥下,上汽集团投资200亿,在宁德市建设6800亩的整车制造基地。发展半导体产业,需要政府在政策倾斜、资金补贴、技术转让、人才获取等方面予以支持,宁德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市发展半导体产业提供样本。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半导体产业链基础薄弱。目前,全市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的年总产值不超过10亿元,产业规模偏小,且单个企业在细分行业所占比例不高。以国内IC封装测试业为例,2018年、2019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65.6亿元、2067.3亿元,而我市企业所占比例还是非常低。另一方面,我市在高低压电器研发制造领域名列全国前茅,在现阶段智能电气产业对半导体的需求特别是集成电路封装产品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存在发展慢、企业少、规模小等问题,导致转型升级阻力不小。调查发现,目前我市智能电气企业生产所需的芯片等核心部件,仍然以外地采购为主,本地企业只能通过组装,赚取微薄的利润。
(二)对半导体产业集聚重视不足。半导体企业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发展需要足够的产业聚集,而我市相关产业极少,上下游供应链缺乏,无法形成聚集效应,产业平台有限。相关企业总体技术研发水平落后、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加上金融支撑乏力、资源分配不足等因素,致使近年来我市半导体产业领域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虽然我市提出大力培育集成电路等六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要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但是针对半导体全产业链“量身”出台的产业规划、指导意见和扶持激励政策等仍然偏少,组织协调作用偏弱,无法有效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半导体项目创业资源流失大。调研发现,由于我市产业基础弱、氛围不浓,有很多本地创业者选择外出在广东、江苏、安徽等地进行半导体产业链项目的投资,如在深圳的炽烨光源、欣华信光电,卡恩迪照明等20多家企业,产值规模达70多亿元,主要涉及半导体材料、封测、应用、软件开发等相关产业,带动打造了所在地半导体产业的集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趋势。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市人才、产业资源吸引力不足,削弱了我市半导体产业集群力量。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半导体产业招引培育,形成集聚规模。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加强对半导体产业发展“谋篇布局”,特别是粤港澳招商中心要结合招商区域半导体产业发展较快等特点,加大我市在外的炽烨光源等一批优秀企业的招引力度。依托我市现有电气产业基础,以后端应用吸引中端制造,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园定位的科技含量高、技术优势大、带动性强、示范作用显著的半导体及相关产业链项目,建立半导体产业园,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建立半导体企业孵化中心,积极吸引半导体专业研发团队及半导体初创企业入驻,侧重补全我市半导体产业链薄弱环节。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国产化替代,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从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产业保护、推进应用、产业配套和引进人才等方面为产业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形成扶持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组合拳”,让企业在乐清安心经营和发展。
(三)多渠道开展金融创新,护航企业发展。金融办、人行、银保监等部门推动指导乐清市各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缩短应收账款回笼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的销售能力,从而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持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创新成果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