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 【 】 【2019年08月09日】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最基本的战略,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带动农民创收致富的关键手段。4-6,由市政协副主席章海根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各乡镇(街道)、召开部门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乡村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特色主导产业方面,中药材、铁皮石斛、茶叶、水果、蔬菜、花木、畜禽、水产品等一批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入选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据农业部门材料显示,2018年全市铁皮石斛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约30亿元,从业人员5万左右,拥有生产经营企业278家,组培育苗企业12家,本地种植面积1.2万亩,域外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全市茶园面积约2.1万亩,茶叶总产量237吨,产值1.53亿元。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0.44万亩,总产量7.4万吨,水果总产值7.6亿元,主导品种为杨梅、柑橘、葡萄、蒲瓜梨、枇杷等,发展了一批设施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采摘园。休闲旅游产业方面,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态势,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各乡镇(街道)。如,淡溪镇以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做优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着力抓好产业项目,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特色初显;芙蓉镇依托示范带与精品带建设,从原有的石斛、茶叶、枇杷等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到现在集生产、采摘、住宿、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乡村产业综合体,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乡村产业业态;岭底乡,围绕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为重点的发展定位,以小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国家级卫生乡创建等工作为载体,统筹抓好红色岭底、休闲岭底、果乡岭底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做大做强。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引领,按照“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建设要求,立足实际,有效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突出乡村韵味,紧扣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强化示范带之间的有效呼应,形成包括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市的深入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产业整体规划缺乏,产业发展同质化

农村产业发展缺乏统筹性整体规划。目前,我市尚无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区域产业分工、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缺少谋划,对生态旅游型、产业发展型、现代农业型、村庄整治型等多元特征没有相互统筹融合。各村自行上报的建设项目,缺乏总体性布局考虑,项目单体设计也难以融入到产业的总体建设中。

“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也不够鲜明。部分乡村产业规划,没有针对乡村产业基础、发展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整合当地各类资源,在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等要素方面较为欠缺;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不够明确,没有从区域城乡统筹和乡村错位分工角度来具体谋划彰显本土特色的乡村产业。

产业发展同质化情况严重,存在跟风现象。近年来,我市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对铁皮石斛、姜黄等农业产业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较好的支持,但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跟风、效仿现象严重,一些种植户往往一哄而上,反而导致经济效益欠佳。如铁皮石斛产业,2015年,我市铁皮石斛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鲜条的基地批发价高达1600/公斤,大荆、龙西等地农民大规模跟风种植铁皮石斛。2016年开始,由于产能快速增加,市场拓展滞后,且石斛企业普遍品牌弱、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单一,再加上受到广西、云南等低成本铁皮石斛的冲击,我市的铁皮石斛价格开始暴跌,如今平均基地批发价仅100/公斤,已低于成本价,全市铁皮石斛的种植环节处于全面亏损阶段。

(二)产业补助政策各自为政,扶持引导效果不佳

产业补助政策政出多门。当前我市产业补助政策资金涉及农业、旅游、水利、交通等多个部门,对类似的产业项目补助政策不同部门都有,补助标准不统一且统筹难度较大,可以申请补助的项目内容容易出现重叠的情形,对于一些大的项目建设,部分申请者会根据各部门的不同补助力度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人为分割,以追求补助力度的最大化,打了政策的“擦边球”。

产业补助政策信息知晓度不高、覆盖面狭窄。部门虽然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补助信息推介,但往往企业受众较多,个体农户知之甚少;且部门针对产业补助项目的申报,往往在乡镇(街道)层面出现“断层”情形,乡镇(街道)没有及时将申报信息传达到村级或者农户手上。

产业补助政策存在“落地难”问题。调研中,一些村干部反映,政策补助存在一些人为空间,手续较为繁锁,需要申请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否则难以享受到政策;一些已出台的政策存在兑现问题,如支持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后还没来得及全部兑现就没了踪影。

(三)产业挖掘和打造不足,产业融合度欠缺

当前,我市乡村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格局尚未形成。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以小规模、分散式的传统耕作农户为主,存在“单打独斗”现象;规模化生产意识较弱,发展规模种植的企业不多,部分特色品种种植规模也不大。如我市茶叶种植,据农业部门数据显示,种植面积从2009年至今规模停滞不前,2009年为3.4万亩, 2014年缩减为1.97万亩,2018年增至2.1万亩,四年间才增加了1300亩,而名气相当的泰顺县茶园近年来稳定发展,2018年总面积达到8.4万亩。

产业精深加工环节薄弱,产品产业链过短。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除少数几家上规模的水产加工企业外,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滞后,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支撑;多数农产品出售的还是原始产品或是简单的初级加工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低。如铁皮石斛产业,目前仍以鲜条以及枫斗、枫斗粉等初加工产品为主,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开始涉足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但因本地没有规模化生产线而只得委托外地企业生产,更谈不上石斛药剂、石斛含片等提取有效物的精深加工产品。又如我市的杨梅产业,当前仅停留在杨梅鲜果采摘、干果及罐头制作等初级产品加工层面;反观仙居县杨梅产业发展,近年来在打响“仙居杨梅”鲜果品牌的同时,依托万吨杨梅深加工生产线加工转化杨梅鲜果,开发了杨梅干红、杨梅原汁、杨梅浓缩汁、杨梅醋饮、冻干杨梅等十多个系列产品,使杨梅传统产业链得以有力延伸。

产业品牌建设落后,缺乏产业市场竞争力。我市乡村的一些特色农产品,普遍存在品牌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我市一直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品牌。调研中了解到,乡村产业品牌大多较为散乱,品牌整合度不高,体系不够健全;品牌建设投入也不足,产品品牌的设计、包装档次不高,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品牌运营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宣传、推广意识,存在低端化运营现象,导致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

文旅休闲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产业融合优势。近年来,部分乡镇(街道)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鲜花、瓜果命名的“节”也纷纷涌现,但挖掘不够、雷同较多,没能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一些农业生态观光园,未能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特色对园区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简单照搬外地运行模式,项目设置重复且杂乱,缺乏创新和特色,从而丧失对游客的吸引力和自身竞争力;一些人文意境浓郁、蕴涵着丰富乡风民情的古村落,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与乡村产业融合不够。如,作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的黄檀硐古村落,是原浙南地区最大的蓝夹缬印染基地,但因特色文章做得不够,没能形成产业化。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乡村产业发展

随着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部分农村原有的电力、道路、供排水和卫生等基础配套设施已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财政投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政策不灵活、办法不多。

调研中发现,农村电力设施建设不均衡,局部电力短缺,面临台风季节或雨季时常常断电;道路交通也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影响群众旅游出行;污水处理、公共卫生、电子监控设备等其他配套设施的缺乏,也给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有城北村民反映,山区有时一断电就四五天,严重影响民宿等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去年淡溪镇的“油菜花节”,由于道路交通堵塞,全线交通瘫痪3个多小时;灵山旅游因也大型客车无处停放的问题,严重影响游客量的增长;龙西飞拉达项目,因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刺激性而声名远播,但由于该项目的入口道路遥远,大约需要花费30分钟且耗费一半的体力进行攀爬才能到达项目入口,使得一些慕名而来的体验者只能“望而却步”;部分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畅甚至被弃用,农村环境整治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反弹”,给当地休闲旅游景观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农村本土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的问题较为突出

从当地产业的从业人员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少;部分农村存在“空巢”现象,年轻人不甘于如父辈一般生活在农村而选择毕业后留在城市打拼,导致农村新生代力量匮乏,一些农村甚至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生产要素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乡村产业发展。

从农村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看,缺少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部分乡镇反映,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多年没有新人补充,对农技人员的培养也跟不上节奏,已经面临“断层”的困境;一些以农技人员名义招录的新晋人员,在岗位上待不到几年就申请转岗到其他岗位,使得农技人员队伍总体上存在老化现象;对现有农村农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的激励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在制定其考核考绩标准时仍有欠合理之处。此外,农村教育、卫生等人才也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制定彰显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整体规划

在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内涵,坚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村庄实际、符合片区特色的整体乡村产业规划。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其乡村产业规划进行科学地设计完善,并将调整后的产业规划纳入乡镇总体规划统筹实施,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以具体指导各乡镇的产业项目建设发展。

推进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根据各乡镇的环境特色风貌,因地制宜,融合当地乡村的自然风情、人文历史、产业特点,着力凸显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并将这些资源在空间上进行集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有“内涵”的乡村与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带,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如在特色农业方面,城北秦垟可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红嘴毛竽种植,仙溪镇可将花卉苗木培育产业做大做强,智仁乡可侧重发展竹笋生产及加工产业,等等。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方面,黄檀硐村可以结合古村落特色,挖掘非遗文化,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淡溪镇可以利用王十朋的名人效应,打响“状元故里”品牌,发展状元文化产业;蒲岐镇可以依托当地渔业发展的悠久历史,讲好“海洋故事”,融合古卫城的整体建设,发展海上休闲旅游产业,等等。

以当前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带动提升示范带周边乡镇(街道)的产业发展。示范带周边的产业振兴,要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紧紧依托政策扶持、把好当地产业命脉、找准发展切入点,对本村现有产业进一步排摸梳理并加以统筹整合,打造富有发展后劲的乡村本土产业。如,大荆镇正在建设中的铁皮石斛文创园,其中的铁定溜溜游乐项目一旦开始运营,将可带动周边的旅游、餐饮、住宿等多个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进一步用足用活政策扶持,推动更多要素下乡

建立健全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政府要牵头梳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产业补助政策,统一补助标准,拓宽产业补助政策信息的覆盖面,做好乡镇(街道)与村级、农户层面的衔接,对于已出台的补助政策要及时跟进确保落地;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并督促其执行到位;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政策,确保单独选址的农业休闲旅游设施等有预留规划建设用地。

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形成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扩大财政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投入规模,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切实缓解“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根据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开发符合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

妥善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以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小镇为载体,引导支持工商资本、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发展。如借鉴江苏省无锡市开展“百企建百园”工程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推动更多的工商资本向农业倾斜,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投入农业领域。

(三)进一步优化提升乡村产业,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做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打造新型优质“绿色+”农产品。要跳出传统农业框架,按照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导向,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整合完善现有产业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格局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切实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装备补贴,加快引导培育我市特色农业产业,推动更多种植大户、农业企业主动参与绿色果蔬等高效作物生产。可借鉴清江镇北塘村,成立村级果蔬专业合作社,依照土地流转政策集中土地,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用心打造具有特色的果蔬品牌;台州市仙居县仙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对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规模化统筹安排,将标准化、有机化贯穿始终,使农产品品质更优、附加值更高。

加大品牌农业培育力度,增强科技兴农支持力度。加强公共品牌的培养力度,对销售额超过一定数额的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给予资金扶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设立龙头企业培育基金;支持企业、村级农业合作社等的合并重组、技术改造、对外合作,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政府性基金投资推动一批农业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制定科技兴农具体实施办法,推动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联系制度,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向企业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使得更多的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做好“农业+”大文章。制定“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加快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具体地,做好“互联网+”“品牌”大文章,依托互联网技术,引进网络科技公司入驻农业生产园区,发展农村电商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与渠道优势,将我市特色农业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做好“旅游+”“增值”大文章,以“旅游+”为核心,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新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助力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如我市北部山区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可以石斛为媒,除了要拓宽产品网上销售渠道,还可以结合本地生态资源发展疗休养度假基地、精品民宿等产业,走出一条集生产销售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四)加大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高标准建设并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结合村庄布局优化,把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与“重点村”、“特色村”打造相衔接;高瞻远瞩规划并实施公共停车场、集散中心、公共卫生、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分类制定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标准,统筹建立公共设施管护长效机制。落实管护经费,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可预留一定比例的管护经费,并形成制度性规定,确保基础设施建好用好;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程中,提留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长期管护;有条件的,建议纳入各乡镇(街道)财政保障范围。

注重农村环境的长期维护,切实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加大对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重要水源涵养区等的保护,严厉打击破坏乡村环境的行为;出台农村环境管理实施意见,形成长远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垃圾和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领域探索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落实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五)进一步育才引才,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依托远程教育站点、职业院校等教育平台,立足我市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展系统性培训;尽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围绕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及有创业计划的大学毕业生、退伍返乡军人等分类开展订单式线上、线下培训。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市级财政要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涉农专业,引导其扩大招生规模;借鉴并推广先进地区开展的农业人才定向委培模式,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充实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合理设置其准入和退出机制,尽快制定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合理报酬的指导性文件,为基层农技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提供政策支持。

注重服务人才的引进。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返乡就业的财政支持办法;可有针对性地引进与我市“拳头”农业产业发展相关并亟需的高学历人才,督促各乡镇(街道)及时掌握并更新涉农人才信息,并对涉农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与维护;出台相关政策,遴选本乡本村的创业型大学生到村挂任副书记或副主任,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与发展活力,缓解大学生留不住的问题;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吸引“乡贤”回归,以能人志士的实体项目投资,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档次。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