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资料
话“塘垟”
【来源:乐清政协】 【 】 【2018年05月03日】


  黄元明
  

  
  
  彭成荣摄
  “塘垟”是南塘镇的地方名俗称,是我的故乡。
  据载,明末之前,南塘四周是海涂和芦草丛生的湖泊和塘河,故称“塘垟”,亦有人称“荡洋”。清雍正十三年(1735),福建省福鼎县的陈汝白(1699-1779,名殿金),及其弟陈肖云,莆田县学卒业后,北游瓯越。见吾邑海涂沃衍,宜围海造田,决意为民谋福,遂倾全家资产,历时三十个寒暑,先后筑成西塘、南塘、东浦塘等海堤,造田八千余亩。才有居民开始在这里繁衍,为纪念这位围海造田的鼻祖,人们在其最先围垦的西塘角,建了一座庙宇,叫鸿福寺。现扩建于陈汝白纪念馆。
   我倾向于用此两字的“塘垟”。因为此两字的“塘垟”有先祖们为求生存与大自然博斗的痕迹,后两字的“荡洋”只意为这里是一片芦草丛生海洋滩涂。
   旧时南塘,曾有句俚语是这样描写“塘垟”的:“生囡嫁塘垟,宁可剁了叫(喂)猪娘,晴天没水喝,落雨无路走。”
   记得小时候,一到下雨天,走在泥泞的塘沽上,都是赤脚的,如穿着鞋子走,往往鞋会陷在泥里拉都拉不出来,只能是用手去摸,有时摸了好半天还寻不到鞋子,所以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在下雨天穿鞋,一是舍不得穿,二是穿着鞋子走不方便。于是,有的人会把鞋子拿在手上,有的为防摔跤将鞋子别在腰上,更有甚者是将鞋子挂在头颈上,喜称一对“黄鱼鲞”。
   “塘垟”东濒乐清湾,与玉环隔海相望,南邻南岳,西接南阳,北连清江,依山面海,沃野十里,堪称鱼米之乡。
   史书记载,南塘与清江一带原属浅海,在潮水涨平时,波涛汹涌,巨浪滚滚,运输船只和渔船可经清江(古名柽江)与自南浦山嘴始的南浦大浦沿三江大浦直达三江码头上岸。清嘉庆八年(1803),在其与玉环隔海相望的东山开辟东山埠后发展为今天的东山码头,渔船云集,航船南来北往,便利了乐清、太平(今温岭市)的通航,成为这一地区重要的渔港和货物集散地之一。
   随着人口的发展和塘田的开发,塘垟地区的村落不断得到拓展,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村中也出现街道,人们谓之“南塘街”,商品交易开始出现。清光绪十四年(1908),南塘杨州村陈氏开创集市,择定农历每月旬四、九日为南塘市日,与虹桥、湖边、芙蓉集市对应,互为相济。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南塘集市,其形式与虹桥等地的集市相仿,顾客多来自当年的县东地区和玉环、温岭等县。每逢市日,温岭、玉环与茅埏、大横床、小横床、大青、小青等岛屿的渔民、居民乘着各类船只,将海鲜、渔具送到南塘。芙蓉、小芙、雁湖、清北、白溪、大荆等地的山民,将树木、毛竹、水果、蔬菜、竹木器具等云集到南塘。虹桥地区的商贩纷纷将南北干品、衣裤、鞋帽、刀剪、盘碗乃至针头线脑运到南塘。更有蒲岐、白溪、水涨等涂民,将花蛤、鲜蛏、虾蟹、鱼鲜赶集到南塘交易。他们或店或摊,或行或场,形成了南塘那条“一”字型的街,当时称为“火棍街”。据统计,那时每市人数都在五六千人以上,多至上万。尤其是年终市集,人流如潮,你拥我挤,热闹非凡。特别有趣的,那些卖老鼠药的、做把戏的、提西洋境的、看相算命的、拆字抽牌的,也及时赶来凑热闹,为集市增添了一道景观。
   在商品不很丰富的昔日,农村集市起到了补缺拾遗的作用,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之需。随着经济的繁荣,如今的南塘市日,其交易规模、货物种类、商品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那条夹杂着“叮叮当当打铁铺,哼哼吱吱豆腐坊,杂七杂八杂货店,邋邋遢遢理发廊”的“火棍街”,现在嬗变成三条各40来米宽、500米长的长街和两个各有200多个摊位的菜市场。平日物流不绝,市日商贾云集,新的集市演奏出更加悦耳的乐章。
   追溯“塘垟”原居民的迁徙史,翻开陈氏黄氏家谱,其先祖都是从这些海岛上的原居民移居而来的。从南塘靠近东山码头五六个村的人们口音中,可以悟出南塘与玉环县海岛居民渊源史。这里的人们大多讲的是同一腔调的纯粹太平话(指温岭话)。至今南塘仍是海岛居民移居、生活和通婚的首选地,他们之间有着远古的血缘关系。
   由于江海的阻隔,“塘垟”留下了语言和人口迁徙汇集点的痕迹,这里的人们既能讲大荆话,又能讲虹桥话和太平话。
   “塘垟”这一含有地方浓厚特色的名称,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通的便利而被人们所淡忘,但历史的痕迹恰似条条塘沽脚一样承载着今天水泥路上的汽车,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