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市政协召开“交通拥堵治理”政情交流会,与会委员就我市交通拥堵治理中存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互动交流。
其中,就市治堵办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加大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管理力度
委员反映,在重点时段,如上下班、上下学时段以及节假日,我市的各个道路往往是车满为患,平时畅通的路段到了这个点上往往也要堵上好长一段时间;在重点路段,如市区的宁康东路双雁路口、柳市镇柳青路车站路口、虹桥镇北站、北白象镇桥下路口,其拥堵情况更甚。为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来化解我市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拥堵状况。
二、加快市区城西片交通道路建设
委员反映,市区城西片的交通压力日渐增长,宁康西路作为市区西部的交通大动脉,上下班高峰时段以及节假日期间,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车辆常常从宁康西路的汇丰路口一直堵到千帆西路路口,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此,建议加快城西片交通道路建设,特别是今年能够在城西片一期道路建设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确保乐清高速出入口畅通
委员反映,城市出入口代表着城市的“门面”与形象。但乐清高速出入口拥堵已成常态,尤其遇到周末等节假日更是严重拥堵,过个出入口要堵上半个小时,有时甚至造成万翁公路通行瘫痪。为此,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近期、远期出台相关方案,确保高速出口畅通。
四、统一交通信号灯建设与管理
委员反映,由于我市的交通信号灯建设与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在建设与维护中的推诿现象仍有存在。如为在东山公园附近、东山南村口设立交通信号灯,当市民向城东街道反映时,街道回复应属中心区管辖;向中心区反映,中心区回复应该属于市交警大队管辖;再向市交警大队反映时,得到回复是这事应该归中心区管辖。为此,建议出台我市道路交通信号灯建设维护规范性政策措施,来彻底结束红绿灯建设与管理混乱的局面。
五、及时应对滨海新区交通压力
委员反映,我市滨海新区上下班高峰期,旭阳路已经出现车辆缓行短时拥堵现象。下半年开始,市实验小学、建设路小学、育英寄宿学校等陆续投入使用,新区仅学生和教职工人数就将超过万人,交通流量急速上升。为此,建议要未雨绸缪,采取一些预期的措施来应对滨海新区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
六、做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日常管理维护
委员反映,我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日常管理和维护还十分滞后,很多交通标志、标线由于不明确、不清晰,影响了通行效率,造成了无谓的拥堵。如市区一些路段的交通标志被树叶遮挡,造成驾驶员分不清路向,有时只能放慢车速认路,速度一慢下来,就容易拥堵。又如柳市柳黄路、柳青北路、长江路与中心大道路口等路段标线,由于路面损坏,早已模糊不清,让驾驶员难以选择行车道。为此,建议对全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开展一次排查梳理,并及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
七、及时解决新车站投入使用后四环路丹霞路口交通拥堵问题
委员反映,由于金茂广场商家的入驻以及小区住户的搬入,市区四环路丹霞路口的交通流量已经偏大,一旦新车站以及检测线、汽车修理场、乐成派出所和公安出入境管理大队投入使用,该路口及周边片区的车流量将会剧增,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拥堵现象将十分严重。为此,建议及时出台应对方案,以化解新车站投入后四环路丹霞路交通拥堵状况。
就市交通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加快滨海新区校区公交站点建设
委员反映,目前我市滨海新区公交站点设置十分稀疏,但该区集聚了市幼、实验小学、建设路小学、育英小学、公立寄宿等学校的新校区,下半年这些学校一旦开学,大量私家车接送学生势必导致交通拥堵。为此,建议尽快规划布局新区的公交线网,并在开学前建好学校周边的公交站点,确保学生能及时坐上公交车。
二、优化公交停靠站点设置
委员反映,我市公交站点设置存在不合理情形,如旧城闹市区站点设置过于密集,建设路上平均200米左右便有一个停靠点,频繁停车加剧交通拥堵;大部分线路没有首末站场,公交车只能就地停车、调头,存在安全隐患且一定程度影响交通畅通;等等。为此,建议加强实地勘察调研,进一步调整、优化公交停靠站点设置,加快公交首末站场的规划建设,使公交停靠站点的设置更科学、合理。
三、重视中心大道道路质量问题
委员反映,中心大道2010年通车不久,许多路段就相继出现质量问题,如路面和桥梁的连接处沉降很多、路面排水不良、部分路段破损频率高、大小坑槽多等,严重影响通行车流,不得不于2013年进行盐盆至柳市全线路面修复,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为此,建议要高度重视,对中心大道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严格追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
就市中心区管委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解决断头路问题
委员反映,目前市区的路网不够完善、通畅,有很多“断头路”,影响了道路通行,加剧了交通拥堵,如清远路、三环路、晨曦路、东山路等。为此,建议加大克难攻坚力度、排出进度时间表,有侧重、有计划地消除“断头路”现象,打通道路卡口。
就市市政园林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重视“问题路段”雨天坑洼积水问题
委员反映,旭阳路、四环路、三环路、二环路等道路部分路段每逢下雨,就出现大面积的积水,一些积水位置还都是坑坑洼洼的,严重影响通行,群众对此频繁反映。为此,建议及时修复破损路面,改善路面排水,并对道路质量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二、推进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委员反映,公共自行车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少便利,随着第二批的建成,市区的自行车网点逐步完善,但是数量还是不够,同时一些上班族较为集中的网点桩位太少。为此,建议按照“结合需求、突出重点、逐渐完善”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服务点的选址,加快启动新网点建设,跟进管理措施,并合理考虑柳市、北白象、虹桥等镇街的投放范围和网点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便民功能。
三、避免道路“常挖”造成交通拥堵
委员反映,城区道路经常开挖,特别是一些新修好不久的道路又重新开挖,工期不确定,时间跨度长极大地影响了周围的车辆通行。为此,建议对市区内道路施工统一归口管理、完善道路施工有关管理规定、建立道路施工管理网上信息公开制度、强化道路施工监管,杜绝道路施工中多头施工、频繁施工等乱象,还市民良好畅通的出行环境。
四、加快市区环城东路延伸工程建设
委员反映,市区环城东路延伸工程路段全长1916米,开工建设10年来,工期一拖再拖,至今尚未竣工,市民反映强烈。为此,建议尽快落实相关政策处理工作,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确保早日竣工通车;同时,要给市民一个明确的工期时间表,做到取信于民。
五、加大占道经营整治力度
委员反映,我市一些路边市场、无证经营商贩违章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占用停车泊位,有的占用人行道,甚至有的将摊位摆到机动车道上,严重影响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为此,建议加强各类新市场建设和现有市场改造,引导占道市场谈点进场入室经营,加大对违章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对重点区域路段要严管重罚,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清理占道经营,杜绝占压主车道的经营行为,保障道路畅通。
六、实行环卫错时作业避开交通高峰
委员反映,清洁车繁忙时段占路清扫现象在市区道路上普遍存在,给正值车流高峰的道路通畅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建议要引起重视,对国道、中心城区和城镇主要道路实行环卫清扫和垃圾运输错峰作业,尽量避开交通高峰,减少交通拥堵压力。
就市住建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加大被侵占挪用地下停车库清退力度
委员反映,我市挪用地下车库现象比较严重,如市区乐清剧院、时代广场、国贸大厦、宝鑫购物中心、金雁大厦等地下停车库。为此,建议加大工作力度,采用得力措施,确保顺利完成对各既定被挪用地下停车库年内腾退60%的任务计划。
二、加强城市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委员反映,我市城市建设存在公共停车设施规划与发展速度极不相匹配的突出问题。如作为有近10万人口的大集镇——虹桥镇,全镇范围内竟没有一个公共停车场;新区体育场停车设施欠缺系统规划等。为此,建议重视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规划问题,进一步做好我市公共停车设施的规划。
就市交警大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严管一些大、重型货车随意停靠占道卸货
委员反映,在交通高峰期时间段内,一些大、重型货车不按规定进入城镇中心区块,并随意停靠占道卸货。为此,建议加大监管和巡查力度,特别在一些交通压力较大的市区路段,要严厉打击占道卸货行为;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和大货车停车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加强“四小车”整治常态化管理
委员反映,我市至今开展了多次“四小车”专项整治活动,但往往整治过后便死灰复燃,数量不见少,价格反而涨。为此,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四小车”的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避免运动式的突击整治;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渐挤压“四小车”的生存空间。
三、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亮灯时间
委员反映,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红绿灯也越来越多,但我市一些红绿灯的时间设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如从双雁路转宁康东路严重时要堵上十几分钟,排队等候左转的车辆常造成晨曦路口的堵车。为此,建议应根据不同路段和时间段的车流量,科学合理的设置交通信号灯时间,保障道路畅通。
四、重视乐清动车站出口拥堵问题
委员反映,乐清白石动车站出口处,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到处乱停,导致车辆出口阻塞,没有管理人员来进行管制和处理,严重影响乐清市容市貌。为此,建议加强动车站内停车管理,特别是规范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停放和进出站,杜绝拉客抢客现象,科学合理的分流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