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资料
乐清“县学”考
【来源:乐清政协】 【 】 【2012年07月10日】

  中国历代不少人注重办学,许多学者认为教育可以兴国。在仁人志士的倡导下,民办和官办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在各

地陆续形成。以县邑官方创办的学校称为“县学”;以州郡官方创办的学校称为“府学”。所以,古代温州有“府学

”,乐清有“县学”。但是,乐清“县学”究竟创办于何年何月,这是乐清人关注的话题,也是乐清教育史上需要解决

的疑难问题。  

  温州王十朋研究会在从事王十朋研究的过程中,已发现了乐清“县学”创办年代的端倪,或许有助于乐清“县学

”的考证工作。

  要回答乐清“县学”究竟创办于何年的问题,请读者不妨先听笔者从王十朋的青年求学一事谈起。王十朋幼时发蒙

于家庭、私塾和鹿岩乡塾,约于19(或20)岁进入乐清私立金溪招仙馆就读,拜林师禹先生为师。王十朋在金溪招仙馆

攻读史书3至4年,约于23岁结束了在该馆的求学生涯。

  此时,乐清“县学”筹建。第二年八月,“县学”落成。这一年,王十朋24岁。该年,系南宋绍兴五年,即公元

1135年。乐清县学落成之时,即为县学创办之年。由此证明,乐清县学创办于公元1135年8月。持这种观点的是温州医

学院副教授徐顺平先生。此说,可见之于徐教授著的《王十朋评传》一书。该书被列入戈悟觉先生主编的《瓯越文化丛

书》,为丛书第四部。

  创办乐清县学是乐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县学落成既是乐清人文荟萃和文风鼎盛的重要标志,又是乐清教育历史上

的盛事。当时,社会贤达、名流和士子参加了这一历史性的落成祭典。王十朋曾为县学的诞生写了《县学落成百韵》排

律诗(《王十朋全集》第24页)。

  该百韵诗从乐清地处偏僻、教育落后着笔:“未振寒乡陋,那经杀气缠。闾阎森白刃,庠序燎寒烟。断简嗟何考,

青衿痛自怜。”接着,说明兴学的重要,赞美办学的创举和学舍的规模,记述了当时祭典的盛况场面。他将兴学与兴国

联系起来:“雪耻终兴越,成功必霸燕。”并结合自身表示:“断弦音寂寞,抱玉涕潺湲……愿赴功名会,终归造化权

。”这首百韵排律诗,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意深沉,文采裴然,是乐清县学创办于王十朋青年求学时期的有力佐证

  乐清县学创办以后,王十朋不失时机地进入乐清县学继续攻读。可以说,县学的创办给王十朋继续在乐清进修学业

创造了有利条件。王十朋进县学勤学苦读,五易寒暑,希冀一朝功成名就。当时,他在《至乐斋书》中写道:“权门迹

不到,颜巷自安贫。独与圣贤对,更于灯火亲。夜观常及子,昼讽直从寅。莫恨成名晚,诗书不负人。”(《王十朋全

集》第30页)表示了自己发奋求进的决心和信心。

  王十朋在乐清县学就读期间,经历了许多事件。一是绍兴六年丙辰(公元1136)七月秦桧任温州知府;二是绍兴八

年(1138),王十朋写《上太守李端明书》给新任温州知州李光;三是王十朋遵父母之命与贾氏成婚;四是王十朋利用

在县学就读的暑寒假期间,曾到温州江心寺兼读经史典籍。据传,江心寺山门的叠字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就在此时所撰,并留下江心梅溪读书台古迹。这些事件均发生于王十朋在乐清县学创办初年的

攻读期间。

  同时,乐清县学创办于公元1135这一说法,还见诸王十朋研究会正副会长王祝光、王雪丽合著的《王十朋传》一书

(1990)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中的《王十朋年谱》系作者参照清人徐炯文编撰的《王十朋年谱》,并在此基

础上作了增改的。该年谱载:“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公元1135年,王十朋24岁,邑建新县学,十朋公作县学落成诗

百韵颂其事。”王十朋研究会2002年8月编印《爱国状元王十朋》(黄山书社出版)五一书,第四辑《江心攻读》第一

篇《县学落成》一文中明确写道:“绍兴五年(1135)八月,乐清县学落成。”由此可知,《王十朋传》、《王十朋评

传》和《爱国状元王十朋》(该书在温州、乐清、柳市新华书店及雁荡响岭头、虹桥“小贝壳”、北白象方圆等书店均

有销售)三书均一致记载乐清县学创办的年月系公元1135年8月。

  当然,这一结论是否绝对精确也难以断定。因此,笔者非常欢迎温州、乐清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教育界人

士拿出足够的依据,共同商榷,以利学术研究,来解决乐清教育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难题。

                                  (责任编辑 张炳勋)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